39健康

熬夜加班吃快餐 女白领内分泌频频失调谁是“真凶”

黎燕霞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你是否曾经对打扮入时,青春靓丽,出入各种高级写字楼的女白领充满艳羡,并渴望能成为其中一员。实际上,白领也并非一个尽善尽美的职业。多数的白领女性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常有熬夜加班,吃的也多是快餐类食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她们成为了亚健康、妇科疾病的多发人群,内分泌失调就是其中一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黎燕霞主任告诉39健康网编辑,长期的熬夜加班使得这些白领女性常有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内分泌的正常运作,而节食等不健康的减肥方式也是扰乱内分泌的“帮凶”之一。

  关于女白领内分泌失调的原因,网络上也是传言满天飞,可到底谁才是“真凶”?

400X30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黎燕霞主任

   【专家介绍】

    黎燕霞,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1987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1995年在湖南医科大学或医学硕士学位,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熟悉妇产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擅长月经异常、计划生育、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脱垂及女性尿失禁的诊治,擅长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嫌疑犯”一:长期吃快餐

  长期吃快餐也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快餐食品中饱和脂肪含量极高,这些饱和脂肪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激素的过度分泌,从而引发内分泌失调。此外,有些快餐食品中还含有大量的人工激素,人一旦摄入过量的人工激素,也会出现内分泌失调。

  这种说法有科学根据吗?

  黎燕霞主任解释,女性额外添加雌激素确实会对内分泌有影响,而一些人工饲养的禽类可能会含有一定的激素,但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实验数据表明食用了含有激素的肉类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此外,诸如蜂胶等一些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普通女性偶尔服用并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子宫肌瘤、更年期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患者则不建议服用,因为额外的补充雌激素可能会加重病情。

  “嫌疑犯”二:熬夜加班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临床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天睡眠的时间若低于4个小时,其新陈代谢系统功能会出现严重障碍,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而经常加班熬夜的女性睡眠不足,最容易出现新陈代谢失调。果真如此?

  “经常熬夜加班的女性其实存在精神上的紧张、压力问题,而这些不良的情绪使得大脑内部之间相互发生影响,性腺轴的运转也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黎燕霞主任指出,精神压力其实是导致内分泌失调常见的原因,其他如疾病因素也会导致内分泌异常,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低下 和其他内分泌腺失调等都会使性激素分泌失调。

  “嫌疑犯”三:减肥不当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食欲下降,胃肠功能也较弱,很多女性便以此为锲机进行节食减肥。殊不知,过度节食反而会造成内分泌失调,甚至引起闭经

  “为什么过度节食减肥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首先,节食减肥的女性本身就存在精神压力;其次,过度节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胆固醇是合成激素所必须的原料,如果一个女性完全不摄入胆固醇,原料缺乏,激素就无法合成。”黎燕霞主任告诉39健康网编辑,女性过度节食减肥轻者会造成内分泌失调,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闭经,给女性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此外,市面上有一些减肥药会增强人体代谢,使身体各项机能总是处于亢奋状态,从而影响内分泌。

  同时黎燕霞主任也提醒,女性过胖或者过瘦都不好。过于瘦弱的女性体脂不足,无法提供合成激素所需要的原料,内分泌容易出现异常。而太胖的女性也容易出现内分泌问题,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会存在月经异常,部分肥胖患者在减肥之后月经也跟着恢复正常。因此,女性不应该过度追求瘦或者任由体重发展,体脂和肌肉都应该维持在一定的比例范围之内,即使减肥也应该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进行。(通讯员:韩文青)

2013-07-31 06:03:39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流感疫苗几月份打最好
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月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地理位置影响,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整体而言,在流感高发季的前1个月开始进行接种较好。在我国,由于南北气候条件不同,流感高发期存在明显区别。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且来得较早,流感高发季一般从10月开始。因为接种流感疫苗后,身体需要2-4周的时间来产生足够的抗体以达到有效的免疫保护水平,所以北方地区9-10月接种流感疫苗最佳。如此一来,当10月流感高发期来临,身体已经具备足够的免疫力来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而南方地区气候相对温和,流感高发期相对较晚,多在11月或12月,因此10-11月接种较为合适,能确保在流感高发时段体内抗体处于有效防护状态。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更是各不相同。在一些温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空气流通不畅,利于流感病毒传播,所以流感高发期通常在冬季,秋季接种疫苗是比较适宜的选择,可提前为身体建立免疫防线。而在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流感的流行时间可能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都有一定的发病风险。不过总体来说,在流感病例增多前的1-2个月接种,能使身体及时产生抗体,获得较好的防护效果。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其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更应重视流感疫苗的接种时机。同时,在接种流感疫苗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接种的安全性。接种后,需注意观察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种疫苗的情况。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上半年打的流感疫苗下半年还要打吗
通常来说,上半年打的流感疫苗下半年一般还要打。因为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只能维持一年左右,所以需要每年重复接种。流感疫苗是指用来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所引起流感的疫苗,通常在接种疫苗后2-3周左右,机体就可产生足够的抗体,当接触到流感病毒时,就可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有3价疫苗和4价疫苗两种,这两种疫苗接种后分别可预防三种或四种流感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流感。流感疫苗是我国免疫计划外的二类疫苗,属于自费自愿接种。这种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流感季节开始前,在我国冬季和春季是流感流行季节,因此9-10月份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对于老人、儿童、孕妇,某些慢性病患者以及涉及接诊流感患者的医务工作者,很有必要在每年入冬前接种流感疫苗。如果在上半年的流感疫苗中没有接种禁忌症,则建议在下半年的流感季节来临前再次接种流感疫苗。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导致人体对原有流感的免疫力消失或下降,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新的流感疫苗来保持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在平时患者可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例如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如果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流感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
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时间多在2-4周,但并非固定不变,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健康状况、年龄、疫苗类型等。从普遍情况而言,健康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一般在2-4周内会产生抗体。疫苗进入人体后,首先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开始协同工作。在这个相对有序且复杂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各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通常2-4周才能使体内抗体达到足以抵御流感病毒的有效水平。不同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的差异,产生抗体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对于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初次接种的儿童,产生抗体的时间可能会偏长一些,部分儿童可能需要3-4周甚至更久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这是因为其免疫系统需要更多时间来识别和适应外来的疫苗抗原,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应答机制。而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都有所下降。此类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抗体产生的速度往往较慢,产生足够抗体的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且产生的抗体水平可能相对较低,维持有效抗体水平的时间也可能较短,这使得老年人在接种疫苗后,抵御流感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此外,流感疫苗的类型也会对抗体产生时间产生影响。常见的灭活流感疫苗,由于其病毒是经过灭活处理的,不具备感染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接种后免疫系统需要对其进行识别和处理,产生抗体的时间一般在2-4周。而减毒活疫苗,其病毒经过减毒处理,保留了一定的活性,能够在体内引起相对更接近自然感染的免疫反应,理论上可能使抗体产生的时间稍快一些,但整体仍处于2-4周的大致时间范围,只是在个体差异上,部分人群可能会稍早达到有效抗体水平。在接种流感疫苗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急性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接种后要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在接种后出现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一般属于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流感疫苗加强针间隔多久
流感疫苗加强针间隔时间大概一个月,而流感疫苗的目的、接种对象、注意事项等如下。 1、目的 流感疫苗接种,有助于减少接种疫苗者感染流感和感染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流感相关住院率、病死率。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流感疫苗包括三价和四价两种类型,三价流感疫苗组分含有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和Z 型毒株的个系,四价流感疫苗组分含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和乙型Victoria系、 Yamagata系。 2、接种对象 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6至35个月的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长期患病和身体虚弱者。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以及服务业,尤其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共汽车司乘,商务和旅游业的从业者等均需要接种。 3、注意事项 接种流感疫苗后最常见的反应是接种部位疼痛,全身发热、乏力等症状较为少见。避免空腹接种,接种完毕需观察30分钟。疫苗或菌苗都不可能对人的机体产生百分之百的保护作用,应平时还是需要预防和采取保护措施。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或急性感染时,建议症状消退至少2周后接种疫苗。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有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