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避孕药真的不能用来推迟月经?专家:短期使用影响不大

曾朝阳 妇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近段时间,用避孕药推迟月经的话题被炒得火热,网上也有不少文章指出,少女在经期还是尽量避免使用避孕药推迟月经,原因有二:一是避孕药的副作用因人而异,有可能引起头晕、头痛、倦怠、体重增加、水肿等不适;二是青春期女孩长期服用含激素的避孕药,可能使体内自发的生殖内分泌轴发生改变。那么吃避孕药推迟月经真的不靠谱吗?

400X300_37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任曾朝阳

    【专家介绍】

    曾朝阳,副主任医师,擅长妇科微创手术:阴式子宫系列手术,腹腔镜及宫腔镜手术,显微输卵管手术,熟练完成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规范化诊治宫颈病变。毕业于湖南衡阳医学院,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

  避孕药推迟月经短期用影响不大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任曾朝阳指出,其实避孕药具有很多的治疗作用,它不仅可以避孕,临床上还作为调经药物使用。虽然避孕药属于激素类药物,但是对于月经已经相对稳定的女生来说,短期内使用危害并不大。

  “就如同紧急避孕药一样,女性偶尔使用对身体的影响不是很大,只要不将其当做常规避孕药服用,是不会对内分泌造成影响的,避孕药推迟月经也一样。”

  “一般来说,50%的女性都会出现痛经,但真正严重的其实只有10%左右。如果痛经真的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女性是需要用药物来缓解的。”曾朝阳主任表示,如果月经的来临并不影响考试或者学习、生活,用药物推迟月经最好能免则免,但是对于短期内使用也不会对女性身体造成明显伤害。

  一般提前3-5天服用

  若真的需要使用药物推迟月经,应该提前几天开始进行?

  用激素类药物推迟月经可选用单纯孕激素及短效避孕药。二者机制略有不同,因此使用时机也有不同。曾朝阳主任告诉39健康网编辑,一般在排卵之后9-10天,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能分泌孕激素)就开始退化,血中孕酮开始下降,排卵之后14天左右黄体功能衰退,孕酮降到较低水平,月经来潮。如果及时补充孕激素,维持孕激素水平,那么子宫内膜就不会脱落,也就不会来月经。女性只要在孕激素水平下降后服用孕激素类药物就可以推迟月经的到来。一般来说,要提前3-5天进行。

  孕激素有天然孕激素和合成孕激素。天然的孕激素和人体自身的孕激素功能相近,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效价就没有那么高,要提前5天开始使用。而短效避孕药含合成孕激素和雌激素,它的效价比天然孕激素更高,但是有些短效避孕药有弱的雄激素作用,一些特定人群使用之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相对而言也会多一些。

  “使用哪种激素类制剂要取决于患者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治什么病。”曾朝阳主任说,如果是安胎,那么只能使用天然孕激素,如果需要推迟月经,哪种孕激素都可,如果需要止住子宫出血,就宜选择合成的孕激素甚至高效的合成孕激素。比如避孕药这样的含有合成孕激素的雌孕激素复方制剂。只要在出血前使用都可以,甚至一有出血症状就使用都可以止血,只是需要更高的剂量,副作用也相对会大些,所以不建议出血后再使用。最好提前3天左右就服用,每天吃一片,一直吃到无需再推迟月经那天就可以停止。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漏服,如果漏服一定要在第二天早上及时服用,并且在当天应该服药的时间继续服用。(通讯员:陈芳)

2013-06-23 05:53:08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男型骨盆对分娩的影响
男型骨盆对分娩的影响主要包括骨盆形态特点、分娩时胎头衔接、产程进展以及母婴并发症风险等。1、骨盆形态特点:男型骨盆入口呈三角形,前后径狭窄,横径相对较长。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也较为狭窄,坐骨棘突出,坐骨切迹窄,耻骨弓角度小。这种特殊的骨盆形态与女性正常骨盆相比,不利于胎儿通过产道。2、分娩时胎头衔接:由于男型骨盆入口呈三角形,前后径短,胎头难以以正常的枕前位衔接入盆。胎头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尝试不同的姿势来寻找合适的入盆方式,这就增加了胎头衔接的难度,容易导致衔接延迟或异常。3、产程进展:在分娩过程中,男型骨盆的狭窄平面会阻碍胎头下降及内旋转。胎头在通过中骨盆和骨盆出口时,可能会受到较大阻力,导致产程延长。尤其是第二产程,即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阶段,胎头下降困难,产妇往往需要更强烈的宫缩和更长时间的用力,这不仅增加了产妇的体力消耗,还可能引发胎儿窘迫等并发症。4、母婴并发症风险:男型骨盆导致的产程异常,增加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产妇可能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会阴严重裂伤等情况。胎儿则易发生缺氧、窒息,长时间受压还可能导致头颅血肿、骨折等产伤。对于存在男型骨盆的产妇,孕期产检时应密切关注骨盆情况及胎儿发育。若决定经阴道分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合理用力,听从医生指导调整体位,以增加胎儿顺利娩出的机会。产妇及家属应提前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决策。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正常分娩是多少周
正常分娩的时间区间在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之间,但具体分娩时间还需根据胎儿和孕妇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产检,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分娩准备。早期足月产指妊娠37周至38周+6天,此时胎儿虽然已发育成熟,但相对于晚期足月产,其肺功能等器官功能可能稍显不足。晚期足月产则指妊娠39周至41周+6天,此时胎儿各器官功能更为完善,出生后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强。据统计,约5%的胎儿会在预产期,即妊娠40周当天出生,而大多数胎儿会在预产期前后1至2周内分娩,这均属于正常分娩时间范围。除了妊娠周数这一主要因素外,分娩时间还受到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决定分娩时间的关键因素。若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分娩时间推迟或需要采取特殊分娩方式。其次,孕妇的身体状况也对分娩时间有重要影响。例如,孕妇若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此外,胎盘成熟度、羊水量以及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对分娩时间产生影响。针对分娩时间的确定和影响因素,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并定期进行产检。产检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合适的分娩计划。同时,孕妇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为顺利分娩创造有利条件。若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无痛分娩的费用和剖腹产哪个费用高
一般情况下,剖腹产的费用通常比无痛分娩高。这是因为剖腹产是一种手术,涉及更多的医疗操作、设备使用以及术后护理等,而无痛分娩主要是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减轻疼痛的一种方法,相对来说操作和护理流程没有剖腹产复杂。具体来看,剖腹产需要进行麻醉、切开腹部和子宫取出胎儿等一系列操作,手术中需要使用多种医疗器械和消耗品,术后还需要对伤口进行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一般也比无痛分娩长,通常为5-7天左右。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剖腹产的费用较高,一般在1-2万元,甚至更高,具体费用会因地区、医院等级等因素有所不同。无痛分娩是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通过硬膜外麻醉等方式来减轻疼痛,主要费用在于麻醉药物和相关设备的使用,其整体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几千元,通常比剖腹产少5000-10000元。不过,无痛分娩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产妇对麻醉药物反应特殊,需要增加额外的监测和处理措施,费用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即使如此,总体上还是很难超过剖腹产的费用。另外,不同地区的医疗收费标准存在差异,医院的等级和设备条件也会对费用产生影响,在一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无论是剖腹产还是无痛分娩,费用可能都会相对较高。对于产妇来说,选择分娩方式时不应仅仅考虑费用因素。建议综合自身身体状况、胎儿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优先考虑自然分娩并结合无痛分娩,这样对产妇身体恢复和胎儿健康更有利。若存在医学指征需要剖腹产,如胎位不正、胎儿窘迫等,应遵循医嘱选择剖腹产,以确保母婴安全。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顺产无痛分娩有什么作用
顺产无痛分娩具有减轻产妇疼痛、降低产妇应激反应、利于产妇体力保存等多方面作用。对于考虑顺产无痛分娩的产妇,建议提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无痛分娩的具体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等相关信息。1、减轻产妇疼痛:无痛分娩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能极大程度地缓解产妇在顺产过程中的疼痛。通过在产妇的椎管内注入适量的麻醉药物,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的传递,使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感大幅减轻。2、降低产妇应激反应:分娩的剧痛会使产妇体内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而无痛分娩能有效减轻这种应激反应。当疼痛得到缓解,产妇的身体不再因剧痛而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血压和心率能保持相对平稳,有利于维持产妇的内环境稳定,减少因应激反应可能对母婴造成的不良影响,如胎儿窘迫等情况的发生风险。3、利于产妇体力保存:顺产过程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产妇消耗大量体力。无痛分娩让产妇在产程中不再因剧烈疼痛而过度消耗体力。产妇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休息、进食,保存体力。在宫口全开需要用力分娩时,产妇有足够的体力配合助产士,更好地完成分娩动作,提高顺产的成功率,减少因体力不支导致的难产情况。孕妇在孕期要按时产检,让医生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判断是否适合无痛分娩。若在无痛分娩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