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LCT液基细胞检测是最佳的早期预防宫颈癌的方法

何勉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由于病因明确,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可以通过早期预防而治疗的癌症。但因为宫颈癌早期症状又普遍缺乏早筛意识,8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浸润癌。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新发宫颈癌患者,其中中国每年新确诊的就有13.5万例。由于严重缺乏早期筛查意识,早期筛查率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因此,树立早筛意识,定期到医院接受筛查,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

  LCT液基细胞检测是宫颈癌最佳早期检测方法

  宫颈癌筛查可分为三阶段,包括肉眼的检查、LCT液基细胞检测和HPV检测。那么这三种检测方式该如何选择?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王连唐教授说:“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对于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HPV检测目前作为筛查年轻妇女当中比较常见的感染。所谓常见的感染即不会发展成为宫颈病变的感染,它们可以通过人体自身的免疫被清除。而对于免疫细胞不能清除的高危型感染在发展过程中会引起细胞学的改变,所以做细胞学检测是比较好的。但与HPV检测相比,它的敏感性较弱,所以最好能够做高危型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同时做。”

  “宫颈癌是一个缓慢的进展过程,从普通宫颈炎症到到宫颈浸润癌一般需要6~8年的时间,如果在癌前病变时期得到及时诊治,就能避免病变发展为威胁生命的浸润性癌。”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王连唐教授补充道。“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我们推荐采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LCT液基细胞检测,是国际卫生组织确定的宫颈癌最佳早期检测方法。它能克服传统巴氏涂片的局限性,有效解决涂片在细胞丢失、涂片质量差等原因下,造成的诊断不准确的问题,避免癌前病变的漏诊和误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相比传统技术,能高出64.4%,更准确地诊断出宫颈癌早期病变,帮助降低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性生活后应每年定期筛查宫颈癌

  那么宫颈癌筛查应该多久做一次呢?有观点指出,宫颈不必每年查,且妇女再65岁之后宫颈癌的发病率就会降低,也不主张再进行筛查。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勉主任指出,宫颈癌筛查有单纯的HPV筛查,也有单纯的细胞学筛查,但如果联合两项筛查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那么可以3-5年后再做一次检查。而65岁以后无需再做宫颈癌检测的前提必须是之前做了规则的宫颈癌检查,没有发现问题,65岁以后才能终止筛查。

  王连唐主任指出,很多单位体检的宫颈癌筛查的条件是女性结婚后、且年龄超过35岁。但其实只要女性开始有性生活后就有感染 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的可能,所以有性生活后就应每年定期筛查宫颈癌。

  接种了宫颈癌疫苗仍需筛查

  据了解,目前,在香港9岁至45岁的女性可以通过注射宫颈癌疫苗 对HPV病毒进行有效预防,前提是没有发生性行为者。那么接种了HPV疫苗之后是否意味着有性行为后就不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了?

  王连唐教授认为HPV疫苗目前只有2价和4价疫苗,只针对常见的HPV16,18型,而与宫颈癌相关的高危型HPV目前已知有十多种,因此即使接种了HPV疫苗的女性,有性生活后仍需根据年龄段定期筛查宫颈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3-03-13 01:02:13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贺晓霞
精选
贺晓霞副主任医师妇科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去咨询
多囊卵巢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闭经、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妊娠感冒、咳嗽等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不孕不育、排卵障碍、卵泡发育异常、卵巢功能低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人工授精的中医辅助治疗;难治性的阴道炎、盆腔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莫鸿英
精选
莫鸿英主任医师妇科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去咨询
学术专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腺肌瘤、宫颈肿瘤、滋养叶细胞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不孕不育、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早衰)、输卵管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宫颈病变、盆腔炎性疾病、宫腔粘连、子宫纵隔的诊治。手术擅长:妇科肿瘤的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全切术、卵巢囊肿剥除术、附件切除术),不孕不育的宫腹腔镜手术,盆腔炎性疾病的腹腔镜手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子宫纵隔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疑难人流、复杂疑难取环等计划生育手术。
马海宁
精选
马海宁主治医师妇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去咨询
擅长妇科常见病诊治、宫腔镜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多囊卵巢,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等诊治
查看更多妇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女性骨质疏松怎么调理
女性骨质疏松可从饮食调理、运动锻炼、药物辅助等来调理。骨质疏松是一种女性在绝经后等特定阶段较易高发的病症,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应积极干预以控制疾病症状。1、饮食调理:女性骨质疏松与钙质流失密切相关,饮食调理尤为关键。应确保充足的钙摄入,牛奶、豆制品是优质钙源,如每天饮用300-500毫升牛奶,食用适量豆腐。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像深海鱼、蛋黄等,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协同维持骨骼强度,还可适当摄入坚果、绿叶蔬菜,补充镁、钾等微量元素,全方位助力骨骼健康。2、运动锻炼:适度运动对女性骨质疏松有辅助改善作用。像散步、慢跑这类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60分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骨骼获取营养。还有力量训练,如简单的深蹲,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再起身,锻炼下肢与骨盆肌肉,增强骨骼支撑力;另外瑜伽通过伸展、扭转动作,提升身体柔韧性与平衡感,减少跌倒风险,保护骨骼。3、药物辅助:必要时需遵医嘱用药,如碳酸钙D3片,补充钙质。对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质流失,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盐酸雷洛昔芬。此药能模拟雌激素作用于骨骼,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指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女性若确诊骨质疏松,需定期到医院复查骨密度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日常要做好保暖,寒冷天气注意关节部位防护,避免受寒引发骨骼疼痛。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波动过大会间接影响内分泌,不利于骨骼健康,以全方位调理应对骨质疏松问题。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年轻人骨质疏松可怕吗
年轻人骨质疏松有一定可怕之处,会使骨折风险大增,影响生活甚至导致残疾,还可能预示潜在复杂疾病,加速骨骼老化;但并非不可控,随着医疗进步,有效治疗方法增多。年轻人可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骨健康,治疗潜在疾病阻止病情发展。老年人通常被视为骨质疏松的频发群体,但在年轻人中发生,则意味着骨骼的过早老化和脆弱。这可能导致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或轻微外伤时。骨折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长期残疾。此外,年轻人骨质疏松还可能预示着存在某些潜在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不良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更为复杂和困难。更重要的是,骨质疏松在年轻时的出现,可能会加速骨骼的老化过程,对未来的健康状况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然而,年轻人骨质疏松并非不可逆转或无法管理的状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骨质疏松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有效治疗方法被开发出来。对于年轻人而言,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可以显著改善骨骼健康状况。此外,针对潜在疾病的治疗和干预,也可以有效阻止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年轻人而言,要注意提高健康意识,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骨质疏松问题。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以期达到较佳的康复效果。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痛怎么办
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缓解办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调整以及康复锻炼等。该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疼痛常是患者的突出困扰。1、药物治疗:药物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钙剂如碳酸钙D3片,能补充钙质,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协同作用以维持骨骼健康。对于疼痛明显者,降钙素类药物效果显著,如鲑降钙素注射液,其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迅速缓解骨痛,还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受,一般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注意上述提及药物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2、物理治疗:多种物理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常见如热敷,其是简便易行的方式。用温热毛巾或热敷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带走致痛物质,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此外,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穿透性,深入骨骼周围组织,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周3-4次。3、生活调整:日常应注意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每晚尽量睡足7-8小时,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利于骨骼和肌肉恢复。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时变换姿势,减少骨骼承重,防止疼痛加剧。在日常活动中,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降低骨折风险。4、康复锻炼:适度的康复锻炼能增强骨骼强度,减轻疼痛。如散步,这是一种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日坚持30-60分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骨骼生长,增强下肢力量。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动作舒缓,可锻炼全身肌肉骨骼协调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45分钟。若患有骨质疏松并伴有疼痛症状,建议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骨密度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全方位维护骨骼健康。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怎么治疗效果最好
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较好的方式通常涵盖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分多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能特异性结合到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降钙素类如鲑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减少骨质破坏,同时还能缓解骨痛症状。2、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很重要,适当的运动能对骨骼产生机械应力刺激,促进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量。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可提高骨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能力,降低骨折风险。物理因子治疗如体外冲击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骨骼的微结构,增强骨骼强度。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还需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量丢失。另外,还要增加日照时间,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每天15-30分钟的日照为宜。此外,避免高盐、高咖啡因饮食,高盐会增加钙的排出,咖啡因会影响钙的吸收,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需注意的是,服用药物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康复治疗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运动损伤。另外,生活方式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有耐心。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