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孕期抑郁症用药增加流产风险

39健康网 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有研究资料显示,25-44岁育龄女性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20%,同时,怀孕与不怀孕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均等的;然而既往有病史的妇女在怀孕后产生抑郁的风险将会增加,尤其是在孕期的头三个月。

  有人认为,孕妇有时会感到孤独、压力和不高兴,情绪有些波动是正常的,无需太过担心。但是如果孕妇只是偶尔有这些感觉,并且可以很快调整过来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问题。反之,如果孕妇总是频繁出现这些负面情绪,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孕妇自身又无法克服,那么则应该考虑孕妇是否已经患上抑郁症。

  孕妇患上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1、焦虑

  2、失眠

  3、神经过敏,特别容易发怒;

  4、四肢乏力,劳累感特别强烈,或者持续时间很长;

  5、不停地想吃东西,或者干脆一点儿食欲也没有;

  6、一丁点都不觉得快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7、郁闷的感觉很强烈,或者持续时间很长。

  孕妇出现抑郁的原因?

  一般来说,孕妇出现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身体上的变化;二是精神上的压力。

  怀孕期间,孕妇的荷尔蒙分泌急骤增多,冲击着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整个身体,容易使孕妇出现疲劳,情绪出现波动,还有可能导致抑郁症。从精神上来说,部分孕妇对怀孕和生育抱有本能的恐惧和焦虑,或者由于面对来自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对未来感到担心和悲观等。这些都是孕妇自身精神上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原因。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比如:

  1、与亲人的关系问题。家庭矛盾,特别是与丈夫之间的矛盾,例如感情危机、可能离婚等。

  2、家族或个人抑郁症病史。如果家族有抑郁病史,或者孕妇本人曾经有过抑郁症的经历,那么很可能会在孕期出现。

  3、生活上的重大变故。例如自己或丈夫失业,得了大病,亲人出了大事甚至亡故等。

  4、严重的孕期反应,例如强烈的恶心呕吐等。

  5、孕妇本身原有的其它疾病的影响与干扰,如肾病等。

  6、长期不孕、生育困难、或者曾经有过失败的生育经历等。特别是那些曾经因为自身身体、行动不慎或其它原因而导致被动流产的孕妇,大多会格外担心这次怀孕的安全问题,有的甚至会神经过敏。

  7、曾经有过受虐待的经历。孕期的痛苦可能会勾起过去受过苦难和虐待的回忆,使情绪更加低沉。

  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是否安全?

  由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孕期抑郁症非常普遍。据调查显示,每30名孕妇中就有一人通过服药对抗抑郁症。然而孕期用药很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孕期服用抗抑郁药会导致流产危险增加68%。尤其是帕罗西汀、文拉法辛,还有另外8种抗抑郁药物,如果孕期大剂量服用会增加流产危险。

  据专家介绍,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不主张孕妇在治疗期间使用药物。因为任何一种抗抑郁药都可能会很快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影响。在美国,没有一种抗抑郁药物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可用于孕妇。凡是考虑在孕期停用或维持抗抑郁药物者,在作出决定之前都需要考虑两点:一是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二是孕妇若不治疗会产生什么后果。

  根据临床及动物实验资料,美国FDA把药物分为A、B、C、D、X五类,A类在孕妇中使用最为安全,X类禁用于孕妇。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绝大多数是C类。此外,产后还常出现毒性反应或撤药综合征等副作用。例如,孕妇在孕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者,新生儿可能出现敏感、易激惹症状。孕期服用新型抗抑郁药者,可出现适应困难、呼吸困难、喂养困难、易激惹等,但多数患者并不严重,症状通常也会在短期内消失。

  孕妇如何避免抑郁症?

  1、放松精神,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身体是正常的,能够成功、顺利地生育。家庭暂时的经济困难会得到缓解,不会影响生育,孩子也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2、让自己适当空闲,不要老想着孩子的事情。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孕妇要做的就是休息、放松,把身体养好。闲来无事时看看小说,听听音乐,散散步,或者干脆美美地睡上一觉,这些都会使精神得到安宁。

  3、分享自己的担忧和烦恼,不要憋在心里。将你的烦恼,包括你对怀孕、生育和以后带小孩的担心和恐惧向朋友、亲人倾诉,不要老是郁闷在心里。及时沟通才能及时解决问题。

  4、去看医生。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你的烦恼,而问题又似乎愈演愈烈,以至于令你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甚至有时有自杀倾向,那么此时你必须去看妇产医生或心理医生。

(责任编辑:阮文玲)

63
2012-09-25 03:00:57浏览4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