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妇科病治疗用药勿走极端

李瑞霞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武警总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炎症尤其是多见的慢性炎症,治疗起来有三大武器:外用药、洗剂、口服药。患者只要用好这三样武器,就完全能即对妇科疾病。

  误区一:迷信万应灵药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孙大为说,“但让人遗憾的是,许多人还是相信电视、网络等各种广告的宣传,不去咨询医生,以为用一种药就能治疗疾病。”妇科的所有炎症都需要严格针对病因采取治疗的,如果不对症用药,自己擅自用药治疗,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光治不好病,还会使原有疾病更难治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范建辉也指出,当前治疗妇科炎症的电视广告铺天盖地,这让许多妇女朋友无所适从,不知道该选用哪种产品合适。有些人甚至因为听哪个产品广告多,宣称能治疗的类型多,或者公司名气大,就买哪一种。这都是女性疾病用药中很大的误区。

  误区二:拒绝医生指导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因为不咨询医生,擅自用药而使妇科炎症无法及时得到控制”,武警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李瑞霞指出,由于当前网络资讯比较发达,许多人患病后不是去咨询医生,而是上网搜索答案,这使得很多小病最终拖成了大病。网络资讯虽然发达,但却良莠不齐,其来源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也很难保证。

  李瑞霞指出,由于妇科炎症具体包括的疾病较多,如阴道炎盆腔炎尿道炎外阴炎附件炎宫颈炎等,而治疗这些炎症的方法也有很多,常见的如注射针剂、口服药、栓剂、各种药物洗液等。

  一般情况下,治疗阴道炎首选局部用药,以栓剂为最主要代表,洗液等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若患上其他类型的炎症,如盆腔炎、宫颈炎等,则需要全身用药。由于各种炎症发生的原理不一样,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也不尽相同。因此,女性朋友一旦身体感到不适,最好先去医院检查一下。在确诊病因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千万不要拒绝咨询医生。

  因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千万不要拒绝咨询医生。

  误区三:治疗爱走极端

  由于妇科疾病的特殊性,许多患者往往会走极端:一种是保守治疗,不愿去医院,不采取规范有效的治疗,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另一种是对妇科疾病过度恐惧,进而采取过度的治疗,服用大量抗生素,每天用洗液过度清洁,造成体内菌群失调,破坏阴道内的酸碱平衡,更容易患上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孙大为指出,阴道本身并非绝对无菌的腔道,存在着一定的菌群,如果遭到破坏,会破坏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更加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女性清洁一定要适度。其实,患者需要引起重视,但完全不用过分恐惧,只要积极接受正规诊疗,妇科疾病绝对不是“洪水猛兽”。

(责任编辑:阮文玲)

2012-08-09 04:15:48浏览7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大牙旁边的肉肿起来了怎么办
大牙旁边的肉肿起来了可通过冰敷、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药物、治疗口腔疾病等方法应对。大牙旁边的肉肿起多因口腔卫生不良、智齿冠周炎、牙周病、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引发炎症,导致牙龈组织红肿。若肿胀持续不消退、加重或伴有发热、剧烈疼痛等,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口腔检查、X线牙片检查等,以明确病因。1、冰敷:在肿胀初期,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脸颊肿胀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2、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各个面都能清洁到位,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3、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使用局部消炎药物碘甘油涂抹在肿胀的牙龈处,能起到消炎收敛的作用。若炎症较重,可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抑制细菌繁殖,缓解炎症,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嘱。4、治疗口腔疾病:如果是智齿冠周炎导致的牙龈肿胀,待炎症缓解后,可考虑拔除智齿。若为牙周病则需进行牙周治疗,通过超声波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必要时可能还需进行龈下刮治。根尖周炎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除炎症。日常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更换牙刷。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掌握正确刷牙方法,避免刷牙用力过猛损伤牙龈。若口腔问题反复出现,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或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嘴唇肿起来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什么药
嘴唇肿起来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过敏、感染、局部创伤等,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嘴唇肿胀,用药也有所不同,常用的包括氯雷他定片、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具体需遵医嘱进行选择。若嘴唇肿胀严重、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呼吸困难、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原因:1、过敏:接触鱼虾、芒果等易过敏的食物、化妆品、唇膏、药物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释放如组胺等化学物质,使嘴唇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液渗出,引起嘴唇肿胀。2、感染:唇部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引发炎症,导致嘴唇肿胀。比如唇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病毒会在唇部黏膜或皮肤处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出现红肿、水疱等症状。此外,唇部细菌感染也可能因疖、痈等导致嘴唇红肿疼痛。3、局部创伤:被牙齿咬伤、外力撞击、过度舔唇、拔唇毛等,会使嘴唇局部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肿胀。此外,长期风吹、日晒、干燥等环境因素,也可能使嘴唇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出现肿胀、干裂等情况。二、用药:1、氯雷他定片:可用于过敏引起的嘴唇肿胀,该药物能高度选择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有效阻止组胺与受体相互作用,进而减轻过敏反应。遵医嘱使用该药物可缓解嘴唇因过敏出现的肿胀、瘙痒等不适症状。2、莫匹罗星软膏:对于存在细菌感染的嘴唇肿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能与细菌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酶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减轻嘴唇局部的感染症状。3、红霉素软膏: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沙眼衣原体等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嘴唇细菌感染,减轻嘴唇的红肿疼痛,促进感染部位的恢复,需要按医嘱使用。日常应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保持唇部清洁,避免过度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避免唇部受到外力伤害。在干燥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维持唇部皮肤黏膜的健康。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医美辅助治疗等。1、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至关重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洁面产品,避免使用过度清洁或强碱性的洗面奶,以免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洁面时水温不宜过高。清洁后,要及时使用保湿护肤品,如乳液、面霜等,为皮肤补充水分和锁住水分。2、药物治疗:对于因皮肤干燥引起的起皮屑、粗糙,可外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等,能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缓解皮肤干燥。若伴有皮肤炎症,如脂溢性皮炎等,可使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等,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以防止出现副作用。对于有真菌感染的情况,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等进行治疗。3、物理治疗:可以定期进行湿敷,用生理盐水或具有保湿功效的化妆水浸湿化妆棉或面膜纸,敷在脸上起皮屑的部位,能够缓解皮肤干燥,软化皮屑。此外,红蓝光照射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红光可以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性、促进皮肤修复有一定帮助。4、医美辅助治疗:如果脸上起皮屑、粗糙的情况较为严重,可考虑一些医美手段。例如,水光针可以直接将透明质酸等营养物质注入皮肤真皮层,增加皮肤的水分含量,使皮肤变得水润光滑。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寒冷或高温的环境中,室内可使用加湿器。若脸上起皮屑、摸起来粗糙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瘙痒、红肿、疼痛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酒精肝的人脸上皮肤为何发黑
酒精肝患者脸上皮肤发黑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如营养缺乏,疾病因素如激素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等。如果出现皮肤发黑等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一、非疾病因素:长期饮酒可能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皮肤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缺乏时会影响皮肤的光泽和颜色,导致皮肤变得暗沉、发黑。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胡萝卜、坚果等。二、疾病因素:1、激素代谢紊乱:酒精肝会影响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雌激素在体内蓄积,会使皮肤血管扩张,同时刺激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使得皮肤色素沉着增加,脸色变黑;其次,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也会促进黑色素生成。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如螺内酯,可通过拮抗醛固酮来间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2、微循环障碍:酒精肝患者肝脏的血液循环可能出现障碍,导致身体各组织包括皮肤的血液灌注减少。皮肤缺氧会使细胞代谢异常,同时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会造成代谢废物堆积,影响皮肤的正常色泽,使其看起来发黑、晦暗。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血液供应。对于酒精肝患者,首先要严格戒酒,这是治疗的关键。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此外,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肝功能、肝脏影像学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