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腰疼或因附件炎 更容易侵袭女白领

  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诊断时也不易区分,这样,盆腔腹膜炎、宫旁结缔组织炎,就也被划入附件炎范围了。

  女性腰疼或因附件炎

  一般来讲,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腰疼或因附件炎 更容易侵袭女白领

  (1)急性附件炎症状:急性附件炎的症状以急性下腹痛为主,伴有发热,妇科检查时附件区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血常规化验可以见到白细胞升高,中性白细胞比例明显升高。附件炎症状,急性附件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件炎。

  (2)慢性附件炎症状: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使盆腔充血,结缔组织纤维化,盆腔器官相互黏连。患者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酸痛等症状,时轻时重,并伴有白带增多、腰疼、月经失调等,且往往在经期或劳累后加重。妇科检查时双侧或单侧附件区压痛,增厚感,或出现压痛性的包块,白细胞数目升高或正常。

  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些附件炎的症状有时会不是很明显,但是由于输卵管和卵巢相邻,发生炎症时不易区分。尤其是输卵管的慢性炎症,时间久了可导致输卵管纤维化、增粗且阻塞不通,还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如输卵管两端闭塞,可形成输卵管积水,积水穿入到粘连于一起的卵巢中,就会形成输卵管儿巢囊肿。这是造成婚后不孕或宫外孕的主要祸端。

  附件炎更容易侵袭女白领

  会计、办公室文员、编辑、电脑操作员以及作家等案头白领工作者,由于长时间地坐着而缺少活动,致使血液循环减慢,使身体内静脉回流受阻,由于盆腔的特殊解剖结梅血液回流情况更为不良,影响子宫附件的正常排毒功能,如果同时又有其它器质性原因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妇科炎症。

  其它三类容易引发附件炎的原因

  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时,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炎症一般发生在邻近的一侧输卵管及卵巢。

  分娩后由于抵抗力下降,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整个盆腔,引起炎症,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未经及时治疗时,病原菌可经血传播而引起输卵管卵巢炎,多见于结核性疾病。

  另外,附件炎常见的原因还有不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过夫妻生活、经常穿着紧身裤或类似紧身服等有关,女性要加以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多运动等。

(责任编辑:徐蓓蓓)

2012-07-04 01:49:19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产后产检一定要42天吗
产后产检不一定要严格在42天进行,可根据产妇身体恢复情况适当提前或推迟。对于产后产检时间的选择,建议产妇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首先,不同产妇的身体恢复速度不同。一些产妇身体素质较好,产后恶露在较短时间内干净,子宫复旧良好,会阴伤口或剖宫产伤口愈合也很顺利,没有出现发热、腹痛、恶露异味等异常情况,那么稍微提前几天进行产后产检也是可以的,比如在产后35天左右。相反,如果产妇身体较为虚弱,恶露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存在伤口愈合不良等问题,可能需要适当推迟产检时间,等身体状况更稳定一些再进行检查,比如推迟到产后50天,以确保能更准确地评估身体恢复情况。其次,产后42天产检主要是为了检查产妇的身体是否恢复到孕前状态,包括子宫复旧、盆底功能、伤口愈合等情况,以及了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产后42天左右大多数产妇的身体恢复基本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进行各项检查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身体恢复情况。但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不能在42天进行产检,提前或推迟几天对检查结果的影响通常也不会太大。无论产检时间如何安排,产妇在产后都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促进身体早日恢复。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在生产后,女性的月经什么时候来
产后女性月经恢复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未哺乳的女性通常在产后6-10周左右恢复月经,而哺乳的女性月经恢复时间差异较大,可能在产后4-6个月,甚至有的女性在整个哺乳期都不来月经,断奶后月经才恢复。对于未哺乳的女性,产后身体激素水平的调整相对较快。胎盘娩出后,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大约在产后6-10周,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开始重新分泌促性腺激素,刺激卵巢排卵,进而月经复潮。这是因为没有哺乳对身体内分泌系统的持续抑制作用,身体能够相对较快地恢复到孕前的激素平衡状态,从而促使月经按时恢复。而哺乳的女性,由于哺乳期体内会持续分泌泌乳素,泌乳素除了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外,还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抑制卵巢排卵。所以哺乳的女性月经恢复时间较晚,一般在产后4-6个月。但这个时间也并非绝对,部分女性由于个体差异,泌乳素对排卵的抑制作用较强,可能在整个哺乳期都不会来月经,直到断奶后,体内泌乳素水平下降,卵巢恢复排卵功能,月经才会到来。影响产后月经恢复时间的因素众多。其中,哺乳频率是关键因素。如果哺乳次数频繁,身体持续分泌大量泌乳素,对卵巢排卵的抑制作用就更强,月经恢复时间会更晚。相反,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月经可能会相对较早恢复。另外,产妇的年龄也有一定影响,年龄较大的产妇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激素水平调整也相对较慢,月经恢复时间可能会比年轻产妇稍晚。还有产妇的营养状况,若产后营养不均衡、摄入不足,身体恢复受到影响,激素水平难以稳定,也可能导致月经恢复延迟。针对产后月经恢复,建议产妇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必过分焦虑月经恢复时间的早晚,因为这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有较大波动。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为月经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无论月经是否恢复,产后都要做好避孕措施,因为即使月经未复潮,卵巢也可能恢复排卵,有受孕的可能。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后复查,及时了解身体恢复状况,如有月经异常等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出月,女性产后复查挂什么科
女性产后复查一般可挂妇产科、产后康复科、妇幼保健科等科室。这些科室都具备检查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情况的能力,能为产妇提供全面的检查与指导。1、妇产科:妇产科医生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各类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产后复查时,医生会重点检查产妇的子宫恢复情况,通过妇科超声查看子宫大小是否恢复至孕前状态,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回声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胎盘、胎膜残留等情况。同时,还会对产妇的外阴、阴道进行检查,查看分娩时造成的会阴侧切伤口或撕裂伤口的愈合情况,有无感染、血肿等异常。2、产后康复科:在产后复查时,该科室除了会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如子宫、盆底肌等方面的检查外,更侧重于评估产妇产后的盆底功能。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测,判断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张力等,因为盆底肌在分娩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不及时恢复,可能导致日后出现漏尿、子宫脱垂等问题。产后康复科还会针对产妇的乳腺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查看乳汁分泌是否正常,有无乳腺堵塞、乳腺炎等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帮助产妇解决哺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妇幼保健科:该科室医生会全面评估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包括身体一般状况,如血压、血糖、血常规等,了解产妇在产后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全身性问题。同时,也会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因为产后女性由于身体激素变化以及生活角色的转变,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妇幼保健科医生可通过与产妇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建议。建议产妇在产后复查前,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科室挂号。若不清楚该挂哪个科室,可在医院的导诊台咨询,导诊人员会给予专业的指引。产后复查对于产妇身体恢复至关重要,产妇应重视并按时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产后可以做阴道恢复手术吗
女性产后是可以做阴道恢复手术的。建议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产后3-6个月以后,待身体基本恢复,恶露完全排净后再进行手术。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顺产,阴道会经历极度的扩张和拉伸,这可能导致阴道肌肉和筋膜等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产后可能会出现阴道松弛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性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问题。例如,阴道松弛可能使阴道对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增加阴道炎、尿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盆底肌肉的进一步松弛,还可能出现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等更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通过阴道恢复手术,可以修复受损的阴道肌肉和筋膜,增强阴道的弹性和紧致度,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这些问题,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水平。目前常见的阴道恢复手术包括阴道紧缩术等,这些手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医生会根据女性的具体情况,如阴道松弛程度、是否有其他合并症等,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检查、妇科检查等,以确保女性的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对于大多数产后女性来说,只要在产后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恢复,身体基本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和手术禁忌证,都可以考虑进行阴道恢复手术。其次,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在手术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过程和术后注意事项等。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和康复,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