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张斌:产后抑郁大多会自愈 程度严重仍需治疗

张斌 心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我们都知道,抑郁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意味着抑郁症。新妈妈如果患上产后抑郁症该怎么应对?目前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方法有哪些?产后抑郁可以自愈吗?作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家属该作好哪些护理工作?为了帮助广大产后抑郁症患友解决这些疑问,39健康网小编特地来到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采访了精神病专家张斌副主任医师。

 

  指导专家:张斌,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青年医师联盟副主席。

  39健康网:请问张主任,为什么女性在生完宝宝这么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后会患上抑郁症,女性产后抑郁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张斌:产后抑郁大多会自愈 程度严重仍需治疗

  张斌:女性在生产前后,基本上都有个情绪上的变化,加上现在很多人都只生一个孩子,第一次做父母面对刚出生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照顾,这对新爸爸妈妈来说是个困扰。如果说产后抑郁症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我认为这跟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身体因素有很大关系。

  首先说社会因素。张斌主任指出,产后抑郁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来自他人的支持。现在女性在生孩子前大多数是个社会女性。但有了孩子后新妈妈基本就围着孩子转了,生孩子前新妈妈也许是职业女性,这时候她的社交面变窄了,加上照顾孩子的压力和劳累,这时候另一半的稳定支持,是新妈妈怀孕期间和产后的最佳安慰。另外,另一半愿意承担家务和分担照料宝宝对新妈妈的精神方面来说也是极大的帮助。

  其次是家庭因素。张斌主任说,一对夫妻可能原本是两人世界,但生完小孩后双方的家庭就都参与进来了。像坐月子的时候双方的父母来了,其他看护小孩的亲朋好友也来了,然后关于孩子的看护可能会各有各的说法和看法,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这些琐事也有可能会加重产妇的抑郁情绪。所以说,无论是围产期的抑郁还是之后的一些疾病,多少跟双方家庭之间的矛盾有一定的关系。

  最后是女性自身身体状况。张斌主任介绍,产妇产后期间是身体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妇女的心情和行为数天或数周。在分娩以后的数小时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急剧下降。 这一变化可触发抑郁症,与月经期之前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触发情绪不稳和紧张情况极为相似。一些妇女较其他人对这些变化反应更敏感。 她们更可能患产后消沉或产后抑郁。

  39健康网:那么,产后新妈妈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抑郁症?

  张斌:实际上产后抑郁症与普通抑郁症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基本上都会有情绪低落、不开心、兴趣减少,什么都不想做等这样一些症状。另,新妈妈产后总觉得太累了,身体太不好,没办法去做事,尤其在照顾孩子方面也觉得有心无力。除此之外她还自责,觉得自己连看孩子这个事情都做不了,给自己一些否定性的暗示。所以这些会加强产后新妈妈的一种无助的感觉。

  39健康网:产后抑郁可以自愈吗?目前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方法有哪些?

  张斌:其实绝大部分产后抑郁如果没有严重到抑郁症是可以自愈的。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目前基本有:心理治疗用更广泛的说法就是非药物治疗。不一定是心理医生的心理指导,其实家里的亲人言语上、行为上一种支持。然后改变一下产妇的生活环境,别整天窝在屋里,多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散散心晒晒太阳;多跟朋友交流适当的心情释放等。第二个就是物理治疗,如静宫磁、光照仪等。

  39健康网:日常生活产后抑郁患者怎么吃比较好?

  张斌:妈妈们在坐月子期间应多摄取含有丰富的络氨酸、维生素b、维生素c、矿物质如牛奶、坚果等食物,这些食物都有抗压、抗抑郁及改善情绪的功效。而坚果类的食物对小孩子的神经性发育也有很大帮助。另外,产妇需注意休息,注意适度活动等。

  相关专题推荐:

  《健康女人之第七期从容面对产后抑郁症》

  更多精彩文章:

  《产后抑郁大多会自愈 程度严重仍需治疗》

  《东方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更易患产后抑郁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唐爱凤 通讯员:郝黎 张丹娜)

2012-04-28 07:30:00浏览2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孙红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15周一到下午就头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15周一到下午就头痛,可能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妊娠高血压、内分泌紊乱、贫血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1、睡眠不足如果孕妇在孕15周时,经常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可能会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从而引起头痛的现象。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逐渐缓解症状。2、精神紧张如果孕妇在孕15周时,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大脑过度疲劳,导致头痛。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听音乐、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紧张的情绪。3、妊娠高血压如果孕妇在孕15周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发生异常改变,可能会诱发妊娠高血压,从而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4、内分泌紊乱如果在怀孕后没有注意休息,长时间熬夜或者是情绪过度紧张,就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内分泌紊乱,从而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建议孕妇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听舒缓的音乐来减轻心理压力,还可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能够帮助症状改善。5、贫血如果孕妇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就容易引发贫血,不仅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还会导致身体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等表现。建议孕妇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头痛、恶心、想吐、胃不舒服是什么原因
头痛、恶心、想吐、胃不舒服多考虑是饮食不当导致的,也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长期酗酒,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2、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与进食不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有关。发生急性胃肠炎时,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还可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生冷的食物。 3、脑供血不足 如果患者长期精神压力大或者是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脑动脉循环障碍,引起该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腹部不适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4、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可能与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慢性劳损、颈椎间盘退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颈背部僵硬、头晕、局部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配合牵引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5、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缺氧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改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性生活后出现头痛是怎么回事
性生活后出现头痛,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性生活时动作过于激烈、过度劳累、高血压、颈椎病等因素引起的。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在进行性生活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同时神经系统也会处于兴奋的状态,此时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头痛的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在经过适当地休息后,不适的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 2、性生活时动作过于激烈 如果在性生活过程中动作过于激烈,可能会导致患者头部的血管扩张,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头痛的症状,一般在休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建议患者在进行性生活时动作轻柔,避免引起不适症状。 3、过度劳累 可能是由于性生活过于频繁,从而导致机体过度劳累,引起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脑血管收缩,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一下生活节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也可以通过头部按摩的方式缓解症状。 4、高血压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在性生活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在性生活过程中出现情绪激动、紧张等情况,以免导致血压升高的情况加重。 5、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等因素导致。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颈椎病,在进行性生活时,可能会导致颈椎病症状加重,从而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头痛按什么穴位
偏头痛可以通过按压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合谷穴、神庭穴等穴位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太阳穴 患者通常需要轮流按摩两侧的太阳穴,每次按摩5-10分钟。因为太阳穴位于头部外侧,此处血管丰富,在受到刺激后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2.风池穴 患者可采用指腹按揉法对风池穴进行操作,即用拇指端按压住一侧风池穴,其余四指附着于头部对侧相应处,拇指缓缓用力下压,待产生酸胀感时保持一定力度静止不动约半分钟左右,再轻柔缓和地将力量放松,如此反复3-5遍。此穴位属足少阳胆经腧穴,为手足少阳、督脉交会穴,具有祛风解表、清利头目之功效,能辅助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 3.百会穴 患者可用双手食指重叠按压百会穴,顺时针旋转按揉约1分钟,每日数次。百会穴是督脉上的重要穴位,位于头顶正中央,适当按揉有助于调节气血平衡,对于缓解偏头痛有一定的作用。 4.合谷穴 患者可以用拇指按揉的方法来刺激合谷穴,也可以使用指腹按压的方式,但要注意控制好力度。该穴位属于大肠经的原穴,中医认为“头面五官疾患取合谷”,因此通过按揉合谷穴能够起到一定的镇痛效果。 5.神庭穴 患者可以用指腹按揉神庭穴,也可用指尖掐按此穴,每日1-2次,每次3-5min。神庭穴位于头部前正中线上,两眉之间,适当按揉此穴有利于疏肝理气,对于缓解偏头痛有一定的帮助。 上述措施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在选择按压穴位作为偏头痛的治疗方法时,应注意避免在疼痛发作时进行过于剧烈的按压,以免加重疼痛。同时,建议患者日常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有助于减少偏头痛的发生。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吹空调后头痛眼睛胀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吹空调后头痛眼睛胀痛可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偏头痛、鼻窦炎、青光眼、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1、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患者在吹空调时,没有做好身体保暖,可能会导致机体受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从而引起头痛、眼睛胀痛、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增添衣物,或者适当饮用温热水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偏头痛偏头痛是指一侧脑神经一阵一阵抽痛,同时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疾病。如果患者本身患有偏头痛,在吹空调时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头痛、眼睛胀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3、鼻窦炎鼻窦炎是指发生在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由于炎症刺激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眼睛胀痛等症状,在吹空调时症状会加重。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同时还可遵医嘱外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治疗。4、青光眼青光眼通常是由于遗传、近视等原因所引起的,当患者发病时会导致眼内压升高,从而引起头痛、眼睛胀痛的症状,在吹空调后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可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通常是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精神过度紧张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眼睛胀痛、恶心呕吐等情况。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尼莫地平片、长春西汀片等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改善症状。同时,患者应注重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抵抗疾病。如果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发烧头痛发冷是什么情况
发烧是指发热,发热头痛发冷考虑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等原因有关。1、上呼吸道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时如果感染病毒,病毒可能会对人体的鼻、咽、喉等上呼吸道器官进行侵犯引起感染,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体温升高、四肢乏力等症状发生。可遵医嘱服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运动,防止病情反复。2、泌尿系统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生殖器部位的卫生,有可能会导致细菌上行感染的情况发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发生。可遵医嘱服用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殖器部位的卫生护理,对于症状的恢复有所帮助。3、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是指大脑和脑膜受到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恶心呕吐、精神异常等症状出现。如果脑膜炎的发病原因与细菌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还应该配合医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防止症状加重。除以上原因外,肺炎、消化系统感染等原因也有可能会导致该现象的发生,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应积极配合医生查明发病原因,根据病因进行规范化处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