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卵巢癌的三大攻略

  卵巢癌常发生于30~50岁妇女,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近20年来,由于有效化疗技术的应用,使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死亡率从90%降至10%。但卵巢上皮癌的治疗效果却一直未能根本改善,5年生存率徘徊于30%~40%,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和健康的肿瘤。

  这些人特别要防卵巢癌

  对有卵巢癌高危发病因素者,要提高警惕,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如: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包括卵巢、乳腺、直肠等处的癌);青春期前后患过风疹者;患有不孕症或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者。

  定期普查,早期发现

  预防卵巢癌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对有可疑症状而又不明显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定期做盆腔检查。35岁以上,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应每半年做妇科检查或超声检查一次。

  卵巢肿瘤诊断不难,妇科检查一般不难发现在子宫一侧或不是子宫的肿物,并可借助于B超、CT扫描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如血清肿瘤抗原12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必要时通过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减少卵巢癌的发生机会

  (1)在妇科手术中,对保留的卵巢必要时做切开检查或楔形切除活检。对于有卵巢癌家族史或高危患者、盆腔炎患者、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等高危患者,可考虑预防性卵巢切除,一般仅限于患侧卵巢。

  (2)放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的手术指征。

  (3)患卵巢癌已切除患侧的卵巢,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待完成生育后,应及早切除对侧卵巢及子宫。

  (4)卵巢包涵囊肿可能是上皮性肿瘤的前驱病变,应使用抗垂体功能药物抑制排卵,以避免卵巢上皮的损失。

(责任编辑:文慧)

2012-01-27 07:34:00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症有什么危害
睡眠障碍症可能引发精神与神经系统问题、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代谢紊乱等多方面的危害。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1、精神与神经系统问题:睡眠障碍会严重影响大脑功能的正常恢复和运作。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导致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难以记住,学习和工作中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进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还会增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发病风险。患者可能会出现莫名的烦躁、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2、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睡眠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睡眠障碍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在夜间不能正常下降,出现血压波动异常,长期可引发高血压。同时,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如早搏、心动过速等。3、代谢紊乱:睡眠障碍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进而导致代谢紊乱。例如,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增加,影响血糖的正常代谢,长期可能诱发糖尿病。同时,睡眠障碍还会干扰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使脂肪分解减少,堆积增加,容易导致体重上升,引发肥胖症。同时,白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但要注意不要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如果睡眠障碍问题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等。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产后睡眠质量差、入睡很困难挂什么科室
产后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可能与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通常可考虑挂产科、妇科、心理科、中医科等科室,建议产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咨询和治疗。1、产科:产科是产后女性的主要就诊科室,医生可对产后身体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产后激素水平变化、哺乳及照顾新生儿的压力等都可能影响睡眠。产科医生可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方式,判断是否存在产后抑郁等心理因素影响睡眠。2、妇科:妇科可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相关问题进行检查和治疗。部分妇科疾病如子宫脱垂、盆腔炎等可能引起身体不适,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妇科医生可通过检查排除这些疾病对睡眠的潜在影响。3、心理科:产后睡眠问题可能与产后抑郁或焦虑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科医生可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判断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建议。4、中医科:中医认为产后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可致失眠。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产妇体质类型,如气血虚型、肝郁气滞型等。针对不同体质,施以艾灸、针刺穴位,像艾灸神阙、针刺内关等,或开具中药方剂,如归脾汤、酸枣仁汤等调理身体,以促进睡眠。对于产后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的问题,建议产妇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可尝试以下方法改善睡眠: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保持卧室安静、舒适;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热水浴等。若需药物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如右佐匹克隆片等。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睡眠障碍症是病吗
睡眠障碍症是病。其涵盖多种睡眠相关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成因,会对身体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需要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睡眠障碍症有多种类型及表现。失眠是常见的一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或早醒等,导致睡眠质量差、总睡眠时间减少。还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或呼吸变浅,引起打鼾、憋醒等症状。此外,嗜睡症患者会在白天过度困倦,难以控制地想睡觉,甚至在不适当的场合也会睡着。睡眠障碍症的成因复杂。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常是重要原因,生活习惯不良,像长期熬夜、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饮用咖啡或浓茶等也可能引发。另外,环境因素如噪音、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以及某些身体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症。睡眠障碍症会给身体和生活带来诸多危害。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还会影响情绪,使人变得烦躁、焦虑、抑郁。同时,睡眠障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睡眠障碍症,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和物质,如不看刺激的电影、不玩激烈的游戏,不喝咖啡和茶等。若睡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猴头菇治胃病有奇效是真的吗
猴头菇治胃病有奇效的说法并不准确。猴头菇含有多糖、萜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对胃部健康有一定益处,但无法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和医学干预。胃病涵盖胃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多种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损伤等复杂因素,治疗需依据具体病因采用针对性手段。猴头菇对胃部健康有益,是因其含有的猴头菇多糖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促进胃黏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萜类化合物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可减轻胃部炎症反应。然而,日常食用猴头菇时,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和人体的吸收利用率有限,且胃病成因多样,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病,猴头菇无法直接杀灭病菌;因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溃疡,猴头菇也难以像抑酸药物那样迅速抑制胃酸。若患有胃病,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铋剂胶体果胶铋、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胃溃疡患者除杀菌外,还需服用硫糖铝等药物保护胃黏膜。在饮食方面,可适量食用猴头菇作为辅助,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胃部负担。日常生活中,还需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熬夜。同时,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胃镜等项目,监测胃部恢复情况,切不可将猴头菇视为治疗胃病的手段而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