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性经血过多过少或是疾病引起

  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且经期为4-7天,经血量平均约35毫升。如果经血量多于80毫升,称为经血过多;如果经血量少于20毫升称为经血过少。月经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从20~40天均属正常范围,而且每个女性月经日期均有其自身规律性。如果经血量过多或过少,月经周期太长或太短,周期不规则等现象都称为“月经紊乱”。月经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妇科疾病的产生。

  经血过多可能是器官性疾病或功能失调所致

  首先,经血过多可能是器官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引致的,包括罹患血友病、血小板缺乏、紫癜、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硬化等,这些病症都会造成经血过多,甚至引起贫血

  还有生殖道疾病,当生殖道持续有出血现象时。应排除怀孕造成的流产出血,其次要考虑是否罹患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特别是年龄大于35岁的已婚女性更应提高警惕。

  在良性肿瘤方面,如:子宫肌瘤、子宫颈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体肌瘤,也是已婚女性经血过多的常见原因。此外,异物、避孕器及生殖道疾病引发的炎症,也会造成女性经血过多。

  二是功能失调所致。功能失调性经血过多是指因激素分泌失调所导致的出血,有排卵型及无排卵型功能失调子宫出血两种。前者大都发生在生育期,原因是黄体期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落出血,后者常发生在月经刚来2—3年与更年期,原因是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的刺激下持续增生,造成血管得不到养分供应而剥落。

  经血量过多一般会进行血液检查

  经血量过多一般会进行血液检查,看是否会有贫血或血小板缺乏的情形,并检验是否因甲状腺功能过低而引起出血。如果怀疑是功能失调造成经血过多,则可检查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黄体酮来确定是卵巢抑或是脑垂体的激素失调。另外,可通过妇科内诊和四维彩超检查,看是否有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卵巢瘤或子宫内膜增生。在确诊没有器官疾病的情况下,可以用雌激素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出血停止后再以雌激素加黄体酮治疗7~10天,停药后大约3天,月经会正常来潮。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服用避孕药,或在月经来潮后第16~25天使用10天的黄体酮来止血,消炎药也有减少经血量的效果。

  经血过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压力大和性生活减少。

  经血量变少但月经规则的女性较少来咨询医生。事实上,现代女性生活紧张,许多女性生了小孩后,除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还要出外工作,压力大加上性生活减少,本身激素分泌不足,月经量变少的几率也增加许多。二是因为性观念开放,频繁进行人流手术造成子宫内膜受伤粘连,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有的患者甚至因子宫颈阻塞而停经。三是卵巢功能提前衰退,卵巢提前衰退或接近更年期的女性,经血量会变少,常会先有黄体酮不足的现象,即在月经来之前会先有几天少量的出血,才开始真正月经来潮。

  经血过少一般会进行血液检查,同时检查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黄体酮,来确定是卵巢还是脑垂体的激素出问题。其次量基础体温制图,以观察是否有排卵,或是否出现黄体酮不足的情形。还可超音波检查,侦测子宫内膜厚度及是否排卵。如果是因子宫粘连造成子宫颈堵塞所引起的,可用子宫镜分开后置入避孕器,再用激素治疗3个月。如是黄体酮不足,可以补充黄体酮或使用卵巢治疗。放松心情,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也有助于月经恢复正常。

  经血量过多或过少都属于“乱经”的现象之一,除了子宫肌瘤、息肉等病理因素外,生活紧张、过度劳累、不当减肥、心理压力大及失眠都会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因此,维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取绿色蔬果、不抽烟酗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轻松愉快的心情,是避免量异常的最好方法。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11-22 10:51:00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