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7味常见中药 调治妇科疾病很有效

  中药中有几味药是专门调治妇科疾病,改善女性体质的,它们是芦荟、珍珠、枸杞子、白芍、川芎、当归、黄芪,其中,白芍、川芎、当归外加一味熟地,是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妇科名方“四物汤”中的四味药。

  当归:

  从我国南北朝开始,当归就被视为补血活血珍品。它能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泽颜润肤、生肌强体、延年益寿。在保护女性健康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李时珍认为,当归是女人调血的要药。

  黄芪:

  黄芪能够增强皮肤营养和皮肤的抗菌能力,防止皮肤老化,促进毛发生长,防止脱发。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叶酸等,具有全面营养的作用。

  中医认为它能够补中益气,对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有疗效。

  白芍:

  《日华子本草》评价它:“治风补涝,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后诸疾。”《唐本草》说它“益女子血。”

  现代中医认为它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对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有效果。

  川芎:

  川芎在唐朝《日华子本草》中有着很高的评价:“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对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等有效。壮筋骨,调众脉,养新血……”《医学启源》:“补血,治血虚头痛。”

  珍珠:

  珍珠历来是名贵的中药材,对皮肤有特殊的滋养保健作用,能保持颜面细腻白嫩,并可促进人体细胞再生,防止衰老,延缓皱纹的产生。

  中医认为它具有养阴安神、镇心熄风清热、解毒生肌等功效,可治眩晕头痛耳鸣、烦躁、失眠、惊悸等病症。

  芦荟:

  对女性来说,芦荟是最熟悉不过的美容品。

  中医看来,芦荟能治疗清热、通便、热结便秘、妇女闭经等症。

  枸杞子:

  枸杞子是我国最早记载的一味妇科用药,可滋阴养血,益肝补肾,能明目润肤,乌发养颜。

  《重庆堂随笔》评价它:“专补心血,非他药所能及。”

  《中药大辞典》认为它滋肾、润肺,补肝,明目。

(责任编辑:文慧)

2011-10-19 01:06:00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边做饭一边狂躁怎么办
在烹饪过程中遇到情绪狂躁的情况,可以通过调整呼吸、短暂休息、音乐疗法、以及寻求外部支持等来帮助改善,如果狂躁的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诊治。1、调整呼吸:当感到狂躁时,首先可以尝试调整呼吸。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通过缓慢地吸气、屏息、再缓慢地呼气,可以减缓心跳速率,降低血压,从而缓解紧张情绪。2、短暂休息:如果烹饪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建议暂时放下手中的活,给自己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可以离开厨房,到客厅或阳台等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让大脑和身体都得到片刻的放松。短暂的休息有助于恢复精力,重新调整心态,以更平和的心态继续烹饪。3、音乐疗法:在烹饪时,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来播放,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或自然声音等。这些音乐能够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感。音乐疗法不仅适用于烹饪,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帮助缓解各种情绪问题。4、寻求外部支持:如果烹饪时的狂躁情绪持续存在,且难以自行缓解。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在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如舍曲林等来辅助调节情绪。针对烹饪时狂躁情绪的问题,建议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缓解。首先,要认识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不必过于自责或焦虑。其次,可以尝试上述提到的方式进行调整。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在烹饪中寻找乐趣和满足感,也是缓解狂躁情绪的有效途径。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就医。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狂躁症生活中如何调理好
狂躁症在生活中可通过规律作息、情绪管理、社交调节以及适当运动等方面调理好。若狂躁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1、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极为关键。固定的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对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起到积极作用。患者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通过温水浴、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促进睡眠。规律的作息能有效减少狂躁症发作的频率,缓解症状。2、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应对情绪变化是调理狂躁症的重要环节。当出现情绪高涨、易激惹等早期症状时,可采用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技巧来平复情绪。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阅读等,在投入兴趣活动的过程中,能转移注意力,缓解狂躁情绪。3、社交调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但要注意适度。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心理韧性。与亲朋好友保持定期沟通,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不过,避免参与过于喧闹、刺激的社交场合,以免过度兴奋,加重狂躁症状。4、适当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对狂躁症的调理有益。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建议狂躁症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可制定详细的生活计划并严格执行。同时,避免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如时间管理、问题解决策略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