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医生提示:九成乳房痛为正常现象

  乳腺癌高发,门诊中很多女士因乳痛前来就医,总是满脸担心地问医生,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乳腺癌。对疾病有防范意识是好事,只不过,乳痛往往是虚惊一场,绝大多数不存在异常情况。

  ○典型个案:乳房疼痛产消失

  28岁的张小姐结婚后一直没有要孩子,乳房硬梆梆的,像块石头一样硬,轻轻一碰就感觉非常疼痛。现在乳腺癌这么普遍,加上自己的母亲、阿姨都曾患过乳腺 癌,她自己也觉得非常惊恐,于是她便上医院照了B超和MR(核磁共振检查),检查显示一切正常。她在怀孕生子后,乳房变得非常柔软,乳腺增生消失了,疼痛也消失了。

  究竟乳房痛正常不正常,是不是乳腺癌的征兆呢?记者请教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主任苏逢教授。他表示,在 门诊中,由于乳痛而就医的病人中,只有5%的病人是发现患有乳腺癌的,其余95%都没有存在异常情况。且乳腺癌,绝大多数在起病初期都不以疼痛为首要症 状。乳腺癌出现乳痛,都已经是较晚期了,同时还会出现其他比较明显的乳腺癌症状,如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糜烂、皮肤凹陷等。

  睡觉都痛才要看病

  乳房出现疼痛,难免让女士们心惊惊。苏逢锡解释道,其实很多女性都会经历过乳痛,这与女性的激素水平有关。

  女性月经来潮和结束,都会引起激素水平变化,就像潮水涨退。退潮后,会有泥沙留下,这些没有随着潮水退去而留下的“泥沙”,就等于乳房中不停落更新的上皮细胞,它们留在乳腺管里,医学上称为退化不全,这会引起乳腺增生和乳腺疼痛。

  上文个案中的张小姐,妊娠之前,乳腺导管里被累积的上皮细胞堵塞,形成了硬邦邦的结节和疼痛,但是妊娠之后,由于雌激素孕激素的影响,乳房得以充分发育,所以结节、疼痛须处理,就自然消失了。

  那么疼痛要不要处理呢?苏逢锡介绍,乳痛分为三度,用手触摸感觉疼痛为一度,活动时感觉疼痛为二度,静止痛就是躺在床上也觉得疼痛则为三度疼痛。三度疼痛也叫重度疼痛,因为影响了生活和作息,可以前往就医,看是否隐藏有其他病因。

  “肿物”随经期变化需担心

  门诊中,有的女士说“我的乳房特别硬,全是肿块”,这“肿块”绝大多数是乳房增生,它的出现原理跟疼痛一样,因乳腺导管里被累积的上皮细胞堵塞,形成了硬邦邦的结节,这些增生有块状、沙粒状、结节状、条絮状、斑块状等不同形状。

  苏逢锡说,不管乳房是柔软还是坚硬,不管乳腺增生造成的肿块什么形状,都不具备提示疾病的意义。其实,很多乳腺癌在早期没有肿块,当女士们摸到自己乳房 里有“肿物”为左右两边对称的,那么更可以考虑为普通乳腺增生,此外,“肿物”如果在经期前后有变化,也须担心是癌症。

  因为,乳腺增 生的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可为结节状、状或颗粒状、活动度好、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肿块的大小性状,随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乳 腺癌的乳腺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较硬,表面欠光滑,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粘连,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对乳腺增 生,中西医大多都采用调节内分泌的方法,但任何药物都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乳腺增生。

  此外,也有不少女士担心乳腺增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这也是没有依据的。目前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的有无并不会明显改变乳腺癌发病危险。

  很多女士怕乳腺增生是乳腺癌的肿块,有防范意识是好的,但其实,很多乳腺癌在早期没有肿块,且乳腺癌绝大多数在起病初期都不以疼痛为首要症状。因此,不 管你有没有乳房痛,有没有乳腺增生,定期进乳腺癌检查才是阻击乳腺癌的根本方法。建议35岁以下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35岁以上女性,建 议加入X射线检查项目。

  ○背景新闻:乳腺癌为女士第一高发癌

  “第17届肿瘤防治周”刚刚结束,肿瘤的话题远没结束,且形势越来越严峻。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006年),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近十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加了47%,并且每年以2~3%速度递增,卫生部已将其列为我国肿瘤防治的重点之一;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12岁以前即有 初潮或50岁以上仍未停经的妇女,婚后未生育者,生育后未哺乳或30岁以后首次生育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独身未婚的妇女,乳房因各种原因反复多次接 受放射线照射者。

(责任编辑:文慧 实习编辑:小D)

2011-04-28 06:49:00浏览1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威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孕期贫血孩子会怎样
孕期贫血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宫内窘迫、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等不良后果。 1、胎儿发育不良 孕妇在孕期贫血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减少,从而无法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导致胎儿在宫腔内发育不良,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宫腔内出现缺氧的情况。 2、胎儿宫内窘迫 如果孕妇在孕期出现贫血,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到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在宫腔内出现缺氧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宫腔内死亡。 3、早产 如果孕妇在孕期贫血,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减少,从而影响到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在宫腔内的发育受到限制,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早产。 4、低出生体重儿 如果孕妇在孕期存在贫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从而影响到胎盘的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在宫腔内的发育受到限制,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宫腔内出现低出生体重儿的情况。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心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如果孕妇在孕期贫血,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减少,从而影响到胎儿的心血管发育,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 如果孕妇在孕期出现了贫血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孕妇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如果孕妇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孕妇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惯性流产怎么调理身体,还能生孩子吗
惯性流产,现称为复发性流产,患者可从生活习惯、心理调节等方面调理身体。复发性流产患者经过适当的调理和治疗后,多数是可以生孩子的。建议在备孕期间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身体和心理方面,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再受孕。首先,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物钟正常,保证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的稳定,为受孕和胚胎发育创造良好的内环境。建议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次,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维持内分泌平衡至关重要,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排卵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等问题,影响受孕和胚胎着床。女性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患者通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可以明确导致流产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再次流产的风险。例如,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流产,可通过补充孕激素来维持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通过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有利于胚胎发育。其次,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心理状态的改善,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殖功能,为受孕和胚胎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这种情况下,女性是可以考虑生育的。此外,怀孕后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定期进行产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