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马利国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疼痛药物治疗

马利国 妇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不明,是种慢性、激素依赖性、极易复发的疾病,多半患者疾病进性进展,所以对内异症患者的治疗既要考虑前的突出问题,也要兼顾长期的治疗问题。

  目前,临床上我们所能提供的治疗手段有:镇痛治疗、激素治疗、手术治疗及辅助生育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只能提供暂时疗效;长期治疗除了妊娠以外并无更好办法。人们研究最多的是对眼前问题的处理,也就是对疼痛和不孕的治疗问题。

  第101个三八妇女节妇女的自我保健系列讲座第6课: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疼痛的治疗现状

  主讲专家:马利国 主任医师

  专家介绍: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现职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深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深圳市卫生中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深圳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委员,1984年从师于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严红英、王传文、肖温温教授。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大医院),获我国首批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5年,1994年调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曾被韩国全南大学医学院邀请为访问学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妇科肿瘤的治疗上经验较多。学术成就:发表20余篇专业论文,参加编写专业著作4部,承担深圳市科技局科研课题3项。

  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疼痛的治疗现状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80%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包括痛经、非经期下腹痛、性交痛及排便痛。

  盆腔疼痛的原因和机制

  内脏痛:内生殖器官、肠道及膀胱等病变引起的疼痛,由交感神经传导,传导慢,定位相对不准

  躯体痛:壁层腹膜、筋膜、肌肉及肛门等处病变引起的疼痛,由脊神经传导,传导快,定位准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特点是:反复炎症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及累及多器官脏器,所致的疼痛是经两种神经传导的;同时,疼痛又是与心因因素有关的主观症状,所以说解决疼痛这一症状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药物治疗

  雌二醇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所以通过抑制雌二醇合成可以使异位种植内膜组织萎缩,通过中断内膜周期性的生长和出血,可达到治疗内异症目的。

  目前常用的药物:孕激素、复合口服避孕药、三烯高诺酮(孕三烯酮)、丹那唑、GnRH-a、芳香化酶抑制剂、其它。

  1、孕激素

  机制:孕激素通过使子宫内膜蜕膜化及随后发生萎缩,起到拮抗子宫内膜增殖的作用。

  孕激素对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AFS评分和缓解疼痛与丹那唑和GnRH-a相比有相同的疗效,而且价格低廉,副作用发生率及程度远低于后二者,目前认为是治疗内膜异位症的首选药物。无客观依据表明哪一种孕激素或哪一种特定剂量比其它孕激素对疼痛治疗更有效。

  临床应用:文献大都是报道用药3~6个月后疗效,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安宫黄体酮(MPA),一般起始剂量为30mg/d,以后根据疼痛缓解的效果及子宫出血情况再调整剂量。地屈孕酮(去氢逆孕酮)60mg/d,也能明显缓解疼痛,用药12个月后疼痛能明显改善。其它孕激素如:地索高诺酮(妈福隆)被作为替代剂型也可选择。

  副作用:恶心体重增加;液体潴留;突破性出血:通过添加雌激素可以纠正;抑郁症及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

  其他孕激素治疗

  近些年许多研究认为孕激素局部应用对缓解痛经效果明显。宫内放置左旋-18-甲基炔诺酮环(曼月乐)12个月能明显减轻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患者接受性好,效果满意;还有作者认为能减小阴道直肠内病灶体积(Vercellini,etal。2005;Lockhat,etal。2005)。也有报道认为长效的己酸孕酮在缓解疼痛方面与GnRH-a疗效相同。

  2、复合口服避孕药

  控制体内激素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雌激素+孕激素最早在1959年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病变导致假孕状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时称为假孕疗法。

  连续疗法:用连续口服避孕药导致闭经的假孕状态来治疗内异症,只要含30~35mg炔雌醇的复合口服避孕药物,连续使用都能达到闭经状态,从而对内异症有效。约60~95%的患者痛经及慢性盆腔痛症状好转,停药后1年症状复发率约17~18%,以后每年有5~10%患者复发。

  周期疗法:既能预防内异症的进展,也能预防复发。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成分对内异症的内膜有潜在的增殖影响,但对内异症患者中许多经期长、周期短的患者,减少月经血量是有明显益处的。周期疗法对内异症所致疼痛的效果仍无定论,有待研究。

  口服避孕药方法比任何治疗方法都省钱,在患者的长期治疗问题上可供选择。

  3、三烯高诺酮(孕三烯酮)

  机制:19-去甲睾酮衍生物,有雄性化、抗孕激素、抗雌激素、抗促性腺激素的特性,使异位病灶细胞失活和退化,但不能消失。50~100%的患者发生闭经,与剂量有关。

  标准剂量:每周2次,每次2。5mg,也有人报道每次1。25mg也同样有效。

  副作用:临床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剂量有关,总体上比丹那唑轻微。恶心、肌肉痉挛痛及男性化特征是主要的副作用。男性化特征包括体重增加、痤疮、皮脂腺分泌旺盛、油性发质、油性皮肤,特别注意的是声音变调是不可逆的,可致胎儿男性化。

  孕三烯酮治疗内异症所致疼痛的效果与GnRH-a相似。

  4、丹那唑

  机制:抑制GnRH-a分泌,直接抑制甾体激素合成,增加雌二醇和孕酮清除率,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相互作用,有潜在的弱化生殖免疫作用。通过产生高雄激素、低雌激素环境的多方面作用,来影响异位病灶的生长,通过闭经来预防新子宫内膜的盆腹腔种植

  剂量:北美地区大都是800mg/d,欧洲、澳洲600mg/d,中国大都用400~600mg/d。

  月经情况是体现治疗反应的最好指标,一般是从每天400mg开始,如果仍有月经来潮,则增加药量,达到闭经和缓解疼痛为止。

  副作用:副作用与男性化及低雌激素特性有关。常见的有体重增加、液体潴留、痤疮、油性皮肤、多毛症、潮热、萎缩性阴道炎、乳腺萎缩、性欲低下、乏力、恶心、肌肉痉挛性痛、情绪不稳定。声音变低是不可逆的。

  丹那唑大都在肝脏代谢,可导致肝细胞损害,所以肝脏疾病是禁忌症;因有液体潴留作用,所以对高血压充血性心衰和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也视为禁忌;妊娠期禁忌。

  5、GnRH-a

  机制:GnRH-a作用在垂体中的GnRH-a受体,开始时刺激LH和FSH合成及释放,所以患者有一过性高雌激素状态,长时间应用导致促性腺活动降低,接下来结果是甾体激素被抑制,导致一种人为的可逆的假更年期状态。

  已用于临床的有:亮丙瑞林、那法瑞林、组氨瑞林、戈舍瑞林、地洛瑞林、曲普瑞林等。这些药物口服无效,必须经肌注、皮下或粘膜用药。

  副作用:副作用是由低雌激素所致,潮热、阴道干燥、性欲低下和骨密度降低,骨密度降低是否可逆尚无定论。

  疗程:治疗通常限定在6个月。

  反相添加

  通过反相添加可有效改善这些副作用。反相添加的目的是在治疗内异症的同时预防血管舒缩症状和骨盐丢失。最常用的反相添加方法是:雌激素0。3~0。625mg/d。尽管大多数研究支持反相添加可预防骨盐丢失,但人们还是有顾虑,因为有人观察到用药停止6年后骨密度仍未见恢复至正常。

  反减疗法:针对骨盐丢失问题,有人提出了反减疗法,可以减少骨盐丢失。第1个月用400微克/d那法瑞林,以后5个月每天用200微克/d以维持雌二醇水平在30pg/ml,可有效减少骨盐丢失(Tahara,etal.2000)

  6、芳香化酶抑制剂

  理论上讲芳香化酶抑制剂对内异症有效,特别是对绝经后患者更好,也有文献证实有效。但尚无大量资料支持其广泛用于内异症患者,特别是用于生育期妇女,所以临床上很少用。

  7、其它药物

  抗血管生成治疗尚处于动物试验阶段。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可做为内异症治疗的替代药物,循证医学不支持,故不建议广泛应用。需强调的是以上几种药物治疗内膜异位症所致疼痛的效果是相似的,但副作用及价格迥异。

  8、非类固醇类镇痛药物问题

  因内异位症是种长期慢性疾病,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所以许多患者长期自己购买止痛药物来对症治疗痛经。现在研究认为:扑热息痛及消炎痛并不比安慰剂在解决疼痛方面更有效。增加药物剂量效果也不增加,但对原发痛经有一定疗效。对未经腹腔镜证实的慢性盆腔痛的患者,有人建议先用丹那唑或孕激素或GnRH-a等二线药物治疗6个月后,再配合非类固醇镇痛药或避孕药以维持疗效。内异症是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抗炎治疗理应有效;临床上应用很广泛,但对其镇痛效果的研究还不深入,总体来讲疗效还不确定,有效的证据不足。

  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溃疡,对排卵环节有影响,故对希望生育的患者慎用。

  下一期:马利国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疼痛手术治疗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慧明)

2011-03-06 05:00:00浏览6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杨莹莹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生殖器疱疹怎么治疗
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1、一般治疗: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细菌滋生引发二次感染。同时,要避免搔抓,防止生殖器疱疹破裂、皮肤破损,以降低感染风险。2、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遵医嘱口服能抑制病毒DNA多聚酶,从而阻止病毒的复制。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后能在体内发挥作用,生物利用度较高。另外,泛昔洛韦在体内代谢为喷昔洛韦,对病毒的DNA多聚酶也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减少复发。3、免疫调节治疗:可辅助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常用药物如干扰素、胸腺肽、环孢素等,其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帮助机体更好地清除病毒。4、中医治疗:可遵医嘱外用中药如苦参、蛇床子、黄柏等煎水外洗,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可缓解局部瘙痒、疼痛等症状。注意这些中药不能直接杀灭病毒,通常仅作为辅助治疗。5、心理治疗:生殖器疱疹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如焦虑、抑郁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需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避免传染给他人。同时性伴侣也应进行检查和治疗,杜绝交叉感染,营造利于康复的环境。
郑跃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生殖器疱疹的症状和表现有哪些
生殖器疱疹症状主要有生殖器部位水疱、疼痛、瘙痒等,若发现自身有这些情况,建议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或性病科进行检查诊断,以便及时治疗。1、生殖器部位水疱:生殖器疱疹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性病,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生殖器周围会出现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水疱大小不一,疱液清亮,周围皮肤可能伴有轻度红斑。水疱一般在2-4天后会破溃,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或浅溃疡。2、疼痛:水疱出现后,患者常能感觉到生殖器部位有疼痛症状,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轻微刺痛、灼痛或较为剧烈的疼痛。在排尿时,尿液刺激水疱破溃后的创面,疼痛会加剧,导致患者对排尿产生恐惧心理。而且,疼痛不仅局限于生殖器局部,还可能向腹股沟、臀部等部位放射,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休息。3、瘙痒:单纯疱疹病毒在皮肤细胞内复制、增殖,可能导致炎症反应。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作用于神经末梢,可能使其敏感性增强,进而引发瘙痒感。患者可能会感觉到生殖器部位有瘙痒感,这种瘙痒并非持续存在,而是间断发作,瘙痒程度较为明显,患者常常忍不住想要搔抓,但搔抓可能会导致水疱破裂,引起感染,加重病情。建议患者在患病期间要保持生殖器部位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另外,避免性行为,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也避免自身再次感染其他病原体。日常可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减少对生殖器部位的摩擦。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免加重局部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