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哪些痛经结婚后可缓解?

  有观点认为,在婚后规律的性生活后或生育后,痛经大多会自愈。因为经血与剥子宫内膜,不能顺利地经子宫颈口流出,是引起痛经的原因之一,妇女分娩后,子宫口会变得松弛,经血和剥脱的子宫内膜容易排出,所以痛经会消失。

  但是,引起痛经的原因较多,如子宫过度后倾后屈、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如双角子宫、子宫纵隔等)、阴道畸形、处女膜狭小、骨盆肿块、附件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此,如有痛经,不能只是等待结婚和生育,而应该去医院妇产科,请医生全面地检查,对因施治。这不仅是治疗痛经,同时也是为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引起痛经的疾病,更是结婚和生育的需要。

  痛经与性生活扯不上关

哪些痛经结婚后可缓解?

  专家却否定了性生活治疗痛经这种经验。痛经一般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月经初潮1~2年内出现,在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原发性痛经不严重的无需治疗,也会在结婚生育后得到自愈。此类痛经生殖器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因此和性生活扯不上关系。

  但是,较重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很多,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继发痛经最为严重。继发性痛经的发生多在初潮后数年方出现症状,而且有明显的月经过多、不孕、放置宫内节育器盆腔炎性疾病病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因此,简单的用结婚来为痛经画上休止符的说法会延误疾病的治疗,为今后埋下生活祸根。

  少女痛经绝大多数婚后自愈

  “少女的痛经,绝大多数是原发性的痛经”,专家说,从中医学的角度看,遭受了生冷寒凉,喝了冰水或冰料,经期淋雨,包括感冒等引起寒凝血淤,都会引起痛经;南方天气湿热,吃了湿热的东西,比如多食蟹、芒果荔枝等热性食物,也会导致气滞血淤,引起痛经;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压抑,同样会痛经。

  “年轻女孩子的痛经,一般从初潮开始就痛,有的可能跟子宫的角度有关,比如,子宫过度前倾,或过度后倾,或者跟经血通道过于狭窄有关。女孩成年,结婚生子后,这种情况会有改变”,专家说,原发性的痛经,绝大多数婚后自愈。

  专家特别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多见于继发性痛经的妇女,但是年轻女性也很容易患上这种病,目前中医院妇科门诊里面就有这样的病例。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年轻女性,不宜过晚结婚,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生殖道流动不畅所导致的,根据临床经验,结婚生子往往能够改善这种症状。

  妇女痛经小心生殖系统病变

  专家特别指出,已婚的妇女,多是继发性痛经,如果女性痛经时还伴有腰疼、发烧、月经量增多、下腹部坠痛、体温升高,经血颜色为淡褐色或者气味发生变化,痛感越来越强,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恶心或者呕吐腹泻,那就有可能是子宫后位或者其他疾患所导致,如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

  比如引起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就被列为一种比较严重的妇科病,而痛经只是被认为是其症状之一。

  女性生产的最佳年龄是25到30岁,错过这个时期是非常可惜的。“很多女性30岁都还在做人流,要知道人流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之一,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严重的痛经”,专家还特别提醒,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时,不少治疗方法都是采取切除子宫的方式。

  由子宫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和一般的原发性痛经有很大不同,原发性痛经在月经最初的时候就疼痛,疼痛具有均匀的时间间隔,每次疼痛的程度相当。而继发性痛经则是在月经开始之后,一段时间才开始疼痛,而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疼痛。

  如果有女性发生这种情况就必须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并有必要进B超检查,不能延误病情。专家透,以前自己曾经接触过不少因为痛经而休克的病人,耽误治疗有时候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缓解原发性痛经 中医受热捧

  其实,缓解原发性痛经,根本不用靠性生活,西医有很多种止痛、活血药物,中医的办法也不少,除了吃中药调理,还可以埋豆、热敷、贴膏药等。因为效果不错而且副作用少,很多人更青睐中医。至于喝红糖水或汤等偏方,专家说也会有一些效果,因为这些热乎乎的汤水能够促进血管扩张,使经血排得更痛快,通则不痛,不过这些办法只是治标不治本,效果也未必明显。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较佳、无明显的副作用,而且有治本的效果。运用中药,贵在讲究辨证施治,具体病情采取具体方案、不同药物、不同用量。

  如经前或经期腹部胀痛,经量或多或少,颜色暗红,经行不畅,乳房胀痛胸闷烦躁,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可用柴胡、白芍、枳实、制香附、玄胡索、沉香、当归、川芎、益母草、炙甘草等。

  若腹痛比较剧烈,痛引腰骶,经行不畅,色紫暗有块,月经量多时痛减,腹部下坠,酌用当归、川芎、益母草、藏红花、牛膝、五灵脂、乌药、制香附、鸡血藤等。倘痛经伴小腹作冷,得热症缓,月经量少,色暗,大便稀薄,白带量多清稀者,宜用桂枝、玄胡索、制香附、小茴香、川芎、干姜、佛手、吴茱萸等。

  证属小腹刺痛,并有灼热感,腹痛拒按,月经提前,月经有气味,质粘稠,平素白带色黄,大便干,小便黄者,药用败酱草、瞿麦、金银花、薏苡仁、赤芍药、川楝子、枳实、益母草等。

  凡是腹痛隐隐,喜温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心悸,倦怠乏力,使用党参、白术、白芍、当归、肉桂、玄胡索、枸杞子、黄芪、炙甘草等。在痛经期间,还可同时使用针灸、理疗、穴位封闭、膏药外敷、药物外敷等法,均有可靠的效果。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11-02 07:31:00浏览3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孩子会突然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和声音。这些动作可能包括眨眼、耸肩、做鬼脸等身体抽动,而声音表现则可能是清嗓子、说脏话等。该病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相关基因的变异或缺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抽动症状出现。这种遗传因素使得疾病根源难以彻底消除。在神经生物学方面,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这是抽动症状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由于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医学手段很难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心理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或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可能加重抽动的症状。即便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可能持续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功能,减轻抽动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基因缺陷或完全修复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心理行为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只是对症处理,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对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黄体功能不全月经11天怎么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指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内分泌功能不足,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转化不足,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症状,月经11天可能也是该疾病造成的,可通过补充孕激素、促排卵治疗、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1、补充孕激素:患者可以遵医嘱在月经周期的后半周期补充孕激素,如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能使子宫内膜进入完全的分泌期,防止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从而调整经期。黄体酮胶囊也可补充体内孕激素,维持正常的子宫内膜状态,改善月经紊乱情况。2、促排卵治疗:对于因排卵异常导致黄体功能不全的情况,可按医嘱采用促排卵治疗。常用药物有枸橼酸氯米芬、来曲唑等。枸橼酸氯米芬能与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结合,干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反馈,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改善黄体功能。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生成,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进而改善黄体功能。促排卵治疗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3、中药调理:中医认为黄体功能不全多与肾虚等因素有关,菟丝子、枸杞子等补肾药,能发挥补肾活血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黄体功能。但中药需要在中医师辩证论治后,根据个体情况开方用药,通常需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观察月经周期和身体状况的变化。日常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慢跑、游泳等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体检监测内分泌情况,若月经周期或身体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吃了21天,多久来月经
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21天后,一般在停药后2-7天内会来月经,但个体差异、身体基础状况等因素可能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停药后长时间未来月经,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血hCG检测、妇科超声等检查,以明确原因。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是一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通常情况下,按周期服用21天后停药,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子宫内膜因失去外源性激素支持而出现撤退性出血,类似月经来潮。多数人在停药2-7天内,子宫内膜会完成撤退性出血过程,月经随之而来。这是因为药物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模拟了正常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停药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宫内膜无法维持原有状态,从而引发出血。然而,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月经来潮时间。如果本身存在内分泌紊乱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内激素失衡情况较为复杂,即便按规律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激素调节过程也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月经来潮时间延迟或不规律。对于此类情况,除了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周期外,还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共同调节月经周期。另外,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干扰月经周期,此时可通过心理疏导、适量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若因过度节食所致,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如果存在子宫或卵巢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粘连、卵巢囊肿等,也会影响月经。对于子宫内膜粘连,可能需遵医嘱在宫腔镜下进行粘连分离术;卵巢囊肿若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卵巢囊肿剔除术。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期间,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避免漏服。服药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因为良好的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妇科疾病。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吗
避孕药是否可以连续吃21天取决于避孕药的类型和服用者的个体差异。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可以连续服用21天;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则不宜连续服用21天。避孕药主要分为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三大类。对于短效避孕药而言,其正常的用法通常是连续服用21至28天,以抑制排卵、改善子宫内膜环境,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因此,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短效避孕药可以连续吃21天,且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对于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其服用方法和周期与短效避孕药截然不同。长效避孕药一般一个月只需服用一次,而紧急避孕药则主要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的补救,其服用时间通常在事后72小时内,且一年内服用次数不宜过多。这两类药物若连续服用21天,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引起月经失调、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女性在服用短效避孕药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度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服药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或消失。然而,也有部分女性可能对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特别敏感,连续服用21天后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服用避孕药前,建议女性先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适合服用避孕药,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药类型和剂量。在服用避孕药时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