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宫外孕的发病征兆看一看

  1、停经

  在宫外孕爆发之前,常有短期停经或月经延迟数天的情况。但也有少数人没有明显的停经,还有人将少量阴道出血当成月经,但只要她们仔细想想就能知道,这次假月经一般和真正的月经不一样,比如出血量比较少,或颜色发黑。

  2、腹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下腹部。

  3、阴道流血

  最多见的是停经后有少量的阴道流血,颜色暗红,也有少数人出现大量出血。

  4、休克

  如果宫外孕破裂,大量出血,积存在腹腔里,可能出现休克,表现为昏倒、神志不清血压下降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不可以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宫外孕的表现和很多其他的病有相似之处,经常被当成痛经、阑尾炎,或是先兆流产。我在医学院实习的时候,曾听说有一个病人,因为腹痛来看急诊,她还没有结婚,也不好意思告诉大夫自己已经有过性生活,大夫没想到她得的是宫外孕,而误诊为阑尾炎,差点出了医疗事故。

  十万火急的宫外孕,还经常被当成普通的先兆流产。因为二者都可能发生停经、阴道出血和腹痛。

  最简单的保护措施

  如果觉得自己已经怀孕了,要早去医院,B超能够鉴别是正常怀孕还是宫外孕。“自测”之后拖着不去医院,即使对正常怀孕也很不利,宫外孕就更危险了。如果遇到类似先兆流产的情况,千万要到医院去看一下,医生会安排你做检查,如果是先兆流产,注意休息和保胎就可以了;如果是宫外孕,则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

  在宫外孕破裂之前就发现,治疗起来容易得多,痛苦也比较小。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8-30 07:03: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性腰疼、尿频尿急、尿不尽吃什么药
女性出现腰疼、尿频尿急、尿不尽的症状,多考虑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患者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林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地尼等药物进行治疗。1.克林霉素首先,克林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厌氧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该药常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阻止肽链延长,来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目的,从而发挥杀菌作用。对于上述疾病引发的尿频尿急、尿不尽感、腹部不适、腰部胀痛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2.诺氟沙星其次,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膀胱炎、尿道炎等尿路感染。该药能够干扰细菌的遗传物质复制,来有效阻止细菌在体内扩散,从而起到杀灭细菌、控制炎症的作用。对于上述疾病导致的尿频、尿急、尿不尽、腰部酸胀痛等症状,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头孢地尼最后,头孢地尼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于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药可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的上述不适症状,常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此外,患者治疗期间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遵医嘱定期随访复诊,同时,建议患者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郝宝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女性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做什么检查
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常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1.心肌酶检查首先,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心肌中的多种酶常会被释放进血液中,此时通过检测心肌酶在血液中的水平,常可辅助判断上述症状是否与心肌损伤有关。2.心电图其次,心电图是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心脏节律和传导情况进行评估,常用于辅助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3.心脏彩超最后,心脏彩超则是一种基于M型超声、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四种检查手段的综合性检查。其中,M型超声常用于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结构,二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出心脏结构的空间位置和连续关系。频谱多普勒是血流动力学的首选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则可以通过显示心脏内部的血流方向、速度、范围,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内部血流紊乱或通路异常等问题。综上所述,女性出现胸口闷堵、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的症状,若考虑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时,常需要遵医嘱完善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