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警惕:每分钟10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

曾春 骨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近些年来,“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常被戏称为“人流黄金周”,而临近开学的8月和2月也难逃厄运,被冠名为“学生人流月”。为何如此?这是因为在此假期时间里,不少医院妇产科的 “人流患者”常常“异军突起”,而主力军则是青涩的学生族。

  究竟,暑假学生族的人流现象有多么严重?搜索暑假期间的全国各地相关媒体报道便可窥一管而知全豹。

  每分钟10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

警惕:每分钟10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高,“性”在社会大众眼中并不羞涩,然而,“不羞涩”并不代表着“了解”,对于擅于接触和接受新鲜知识的学生族,“好奇”和“尝鲜”的心态往往在面对“性”的问题上出现了偏差。

  的确,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这些年未婚流产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有将近500万例。其中青少年约120万例,占四分之一。

  对此,郑州你我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曾春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数字仅是官方医疗机构统计,至于那些在黑诊所做的还没统计在内。而且,未婚妊娠者越来越集中于青少年人群。进行流产的人中有50%是15-24岁的青少年,每分钟有10名少女进行不安全流产。”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曾春娥指出:现在青少年性成熟期提前,初次性行为相应提前,由于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青少年在恋爱时感情冲动而发生意外妊娠的情况明显增多。

  暑假流产高峰当事人须谨慎选择医院

  根据广州市团校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500名非普高类学校的中学生中,近两成承认有性行为经历,一半则发生过早孕。

  经过媒体披露,此番调查结果一时间让家长忧心不已,而实际情况甚至更令人堪忧——“一般到了9月初就会有一个流产的高峰期,孩子在暑假比较容易发生性行为。”广医三院妇产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刘明星说。

  由于未成年人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流产时,按照流程必须由家长签字同意。但是,不少学生族往往不敢将“意外怀孕”之事告知家长。为了能够达成流产的目的,其往往会铤而走险,前往一些不正规的私人诊所进行流产;再者可能会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往往听信各种打着“优惠”幌子的路边广告而忽视流产的安全问题。

  对于流产年龄低龄化这一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李小毛教授深表担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学习知识的阶段,流产对其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是无法估计的。不管采取哪种流产方式,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女性科伍园园博士提醒:“未成年人应该了解早孕的危害,也应该知道流产的伤害,不能把‘流产’当做一次感冒治疗。目前不少前来治疗不孕的女性,询问其病史时往往透露具有数次流产史,经过检查发现这部分患者往往因为早期的流产不当对身体机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继而影响了婚后的生育。”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单文贤)

2010-08-14 00:24: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激素脸过敏多久能好
激素脸过敏的恢复时间差异较大,过敏症状轻、皮肤屏障受损小、个体修复能力强的患者,通常数周可恢复;而对于症状重、皮肤屏障受损严重、个体修复差的患者可能需要数月。此外,治疗依从性、日常护理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恢复时长。通常情况下,如果激素脸过敏症状轻微,皮肤屏障受损程度较低,未出现并发症,且患者个体差异较小,如年轻、皮肤修复能力强,那么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一般在数周内。然而,若患者皮肤屏障受损严重,如出现红斑、水肿等并发症,且个体差异较大,如皮肤敏感、修复能力差,则恢复时间可能较长,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恢复。但影响激素脸过敏恢复时间的因素较多。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为重要,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正确治疗和护理的患者,恢复速度更快;反之,若自行随意用药或护理不当,恢复会受阻。此外,日常护理情况同样会影响恢复时间,使用温和、无刺激且具有修复功效的护肤品,做好保湿、防晒等基础护理,有助于皮肤修复;而过度清洁、使用不合适产品则会加重皮肤负担,延缓恢复。针对激素脸过敏的患者,建议立即停用含激素的化妆品或药物,避免皮肤进一步受损;其次,可以适当进行冷敷以缓解红肿和瘙痒症状;同时,建议选择温和、不含皂基的洁面产品,如氨基酸洗面奶,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如果不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免疫力低引起的皮肤过敏该如何治疗
免疫力低引起的皮肤过敏,可通过抗过敏药物治疗、调节免疫力、皮肤护理等方式应对。建议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自身过敏原,在生活中加以规避。1、抗过敏药物治疗: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些药物能与组胺竞争H1受体,从而阻止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中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当免疫力低下时,机体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反应,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增加,抗组胺药物可有效阻断这一过程,缓解皮肤过敏症状。2、调节免疫力:可服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或补充剂,如转移因子、脾氨肽等。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和过敏原的识别与防御能力,减少因免疫力低导致的过敏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通过提升免疫力,使机体免疫系统恢复到相对平衡状态,从而更好地应对外界过敏原刺激。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热水烫洗皮肤,以免加重皮肤损伤。过敏期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温和清洁有助于去除皮肤表面的过敏原及分泌物,同时不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可涂抹具有保湿、修复作用的医用护肤品,如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产品,帮助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增强皮肤的抵御能力,减轻过敏症状。若皮肤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大面积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