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正确判断腹腔妊娠

  腹腔妊娠是指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其发生率约为1:15000次正常妊娠,腹腔妊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腹腔妊娠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极少见,其诊断标准为:

  ①两侧输卵管和卵巢必须正常,无近期妊娠的证据;

  ②无子宫腹膜瘘形成;;

  ③妊娠只存在于腹腔内,无输卵管妊娠等的可能性。促使受精卵原发种植于腹膜的因素可能为腹膜上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灶。继发性腹腔妊娠往往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偶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而子宫存在缺陷破裂后。胚胎落人腹腔,部分绒毛组织仍附着于原着床部位;并继续向外生长,附着于盆腔腹膜及邻近脏器表面。腹腔妊娠由于胎盘附着异常,血液供应不足,胎儿不易存活至足月。

  患者有停经早孕反应,且病史中多有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症状,即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随后阴道流血停止,腹部逐渐增大。胎动时,孕妇常感腹部疼痛,随着胎儿长大,症状逐渐加重。腹部检查发现子宫轮廓不清,但胎儿肢体极易触及,胎位异常,肩先露或臀先露,胎先露部高浮,胎心异常清晰,胎盘杂音响亮。盆腔检查发现宫颈位置上移,子宫比妊娠月份小并偏于一侧,但有时不易触及,胎儿位于子宫另一侧。近预产期时可有阵缩样假分娩发动,但宫口不扩张,经宫颈管不能触及胎先露部。若胎儿死亡,妊娠征象消失,月经恢复来潮,粘连的脏器和大网膜包裹死胎。胎儿逐渐缩小,日久者干尸化或成为石胎。若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可向母体的肠管、阴道、膀胱或腹壁穿通,排出胎儿骨骼。B型超声显像若宫腔空虚,胎儿位于子宫以外,有助于诊断。

  腹腔妊娠确诊后,应剖腹取出胎儿,胎盘的处理应特别慎重,因胎盘种植于肠管或肠系膜等处,任意剥离将引起大出血。因此,对胎盘的处理要根据其附着部位、胎儿存活及死亡时间久暂来决定。胎盘附着于子宫、输卵管或阔韧带者,可将胎盘连同附着的器宫一并切除。胎盘附着于腹膜或肠系膜等处,胎儿存活或死亡不久(不足4周),则不能触动胎盘,在紧靠胎盘处结扎切断脐带取出胎儿,将胎盘留在腹腔内,约需半年逐渐自行吸收,若未吸收而发生感染者,应再度剖腹酌情切除或引流;若胎儿死亡已久,则可试行剥离胎盘,有困难时仍宜将胎盘留于腹腔内,一般不作胎盘部分切除。术前须做好输血准备,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10-07-19 07:31: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钟东亮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尿道结石是什么症状
尿道结石的症状主要包括疼痛、排尿异常、血尿、感染等表现。如果怀疑有尿道结石,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X线、尿道造影等,以明确诊断。1、疼痛:结石在尿道内移动时,会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局部疼痛。疼痛通常为尖锐的刺痛或钝痛,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前尿道结石常表现为阴茎头部或会阴部疼痛,有时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阴囊、阴茎或会阴部周围;后尿道结石则多引起会阴部和耻骨上区疼痛,在排尿时或排尿后疼痛可能会加剧,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下腹部坠胀感。2、排尿异常:尿道结石会影响尿液的正常排出,导致排尿困难。患者可能出现尿线变细、尿流中断,严重时甚至无法排尿,出现尿潴留。在排尿过程中,由于结石对尿道的刺激,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3、血尿:尿道结石与尿道黏膜摩擦,会导致黏膜损伤出血,从而出现血尿。血尿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重者肉眼即可看到尿液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4、感染症状:尿道结石容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尿道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黏液性,伴有异味。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统炎症,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和预防结石的形成。避免长期憋尿,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若出现上述症状,不要自行用药或处理,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息肉会引起尿路感染症状吗
当子宫内膜息肉体积大、位置特殊脱出宫腔压迫或堵塞尿道口,或并发感染引发宫腔感染、白带增多时,可能会增加尿路感染风险;但是并非所有子宫内膜息肉都会导致尿路感染,个体免疫力、尿道抵抗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发生,且息肉不直接侵犯尿道。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多种原因引起,其症状可能包括月经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如果息肉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可能会脱出宫腔,对尿道口产生压迫或堵塞,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尿频等尿路感染症状。此外,如果子宫内膜息肉并发感染,还可能引发宫腔感染,白带增多等症状,这也可能间接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然而,也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子宫内膜息肉都会导致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个体的身体条件、生活习惯、免疫力等。如果个体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尿道的抵抗力较高,即使患有子宫内膜息肉,也不一定会发生尿路感染。此外,子宫内膜息肉本身并不直接侵犯尿道,而是通过影响排尿功能或并发感染等方式间接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应遵医嘱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保守治疗、子宫切除术等合适的治疗方案。
郭凯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女性尿路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女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非疾病因素包括生理结构特点、不注意外阴清洁、性行为因素等;疾病因素包括糖尿病、尿路结构异常以及尿道结石等一、非疾病因素:1、生理结构特点:女性尿道较短且直,长度仅约3-5厘米,约为男性尿道长度的1/4,且尿道口紧邻阴道和肛门,这使得细菌更容易从外部侵入尿道,引发感染。2、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及时更换内裤、不勤换卫生巾等,会导致外阴滋生细菌,从而感染到尿道。3、性行为因素:频繁的性生活或性伴侣较多时,细菌容易通过性交过程进入尿道,引起感染。性生活后未及时排尿,无法冲刷尿道内的细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二、疾病因素:1、糖尿病:当女性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免疫力下降,抵抗细菌入侵的能力减弱,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2、尿路结构异常:部分女性可能存在尿路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膀胱憩室等,这些异常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细菌在尿路内滞留和繁殖的机会,从而引发反复感染。3、尿道结石:如果尿道内存在有结石,排尿的时候会导致尿道划伤,从而出现尿路感染的现象。女性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裤,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定期体检,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郭凯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女性经常尿路感染是怎么回事
女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分为非疾病原因和疾病原因。非疾病原因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特殊时期等;疾病原因包括尿路梗阻、糖尿病以及尿路结构异常等。一、非疾病原因:1、个人卫生习惯:排便后擦拭方向错误,容易将肛门周围的细菌带入尿道口,增加感染风险。2、生活习惯: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内的细菌有更多时间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 穿着不透气的紧身裤或内裤,会使外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细菌繁殖加快。3、特殊时期:月经期:经血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若卫生用品使用不当,如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增加感染风险。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和尿道自净能力减弱,抗菌能力降低,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二、疾病原因:1、尿路梗阻:比如尿道畸形、妊娠或者肿瘤等,可引起尿液排出障碍,从而导致尿液无法及时冲刷尿道,促使尿道的病菌生长与繁殖,引发尿路感染。2、糖尿病:当女性患有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免疫力下降,抵抗细菌入侵的能力减弱,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3、尿路结构异常:部分女性可能存在尿路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膀胱憩室等,这些异常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增加细菌在尿路内滞留和繁殖的机会,从而引发反复感染。女性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衣裤,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定期体检,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