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宫缩痛是产褥期常见的症状,多见于经产妇,产后宫缩痛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往往不亚于分娩时的宫缩痛。传统治疗方法有热敷、口服去痛片、消炎痛或中药,也有用针刺穴位、局部热敷、按摩等方法处理。笔者2007年10月~2008年11月期间,使用本院引进的SRL800A型产后康复仪对宫缩痛产妇进行理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住院产妇850人,其中,初产妇556人,年龄20~35岁;经产妇294人,年龄24~38岁;顺产513人,剖宫产337人,均无产科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
1.2方法
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0人,对照组400人,治疗组的产妇在产后24 h,经知情同意后,采用SRL800型妇产康复治疗仪,按照操作程序,根据不同个体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能量键,进行治疗,2次/d,20 min/次,直到出院,对照组仅做常规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0系统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宫缩痛的差异。
2结果
2.1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产妇的宫缩痛的比较
治疗组出现宫缩痛的百分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从结果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产后康复仪治疗进行治疗的病例,出现宫缩痛例数的比例约为5.56%,宫缩痛情况明显减少,而未进行治疗的病例,出现宫缩痛例数比例约为74.00%,由此判断,产后康复仪治疗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3 讨论
3.1 产后宫缩痛的原因
产后宫缩痛是产褥早期因子宫复旧而引起的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所谓子宫复旧的生理变化就是子宫体纤维缩复和内膜再生。子宫体纤维缩复不是肌细胞数目的减少而是肌细胞的缩小,表现为肌细胞浆蛋白质被分解排出,胞浆减少,故子宫体纤维缩复时呈强直性,由于子宫收缩力强,引起局部血管缺血,组织低氧,神经纤维受压而出现剧烈阵痛。因此,在疼痛时于腹下区可摸到或看到隆起而发硬的子宫。
这种疼痛多发生在经产妇,特别是双胎或分娩过快的人。初产妇的阵痛稍轻,因婴儿吸吮乳头,反射性地使子宫收缩力量加强,故哺乳时疼痛尤为显著。疼痛时由阴道排出的恶露量亦较多。个别产妇在产褥期的最初2~4 d,由于子宫收缩而引起腹下区剧烈的疼痛。
3.2 产后康复仪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意义
产后康复仪原理:将涂上藕合剂的治疗片,放于产妇的双侧子宫角,选择合适的频率,利用治疗片所释放出的仿生电磁波,促进盆底肌肉收缩,筋膜张力增加,减轻产后疲劳,缓解疼痛。
首先,用于产妇产后子宫恢复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肌肉筋膜的紧张度和弹性,加快子宫复旧,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出血,促进腔内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自然恢复时间;其次,可兴奋乳房神经肌肉组织,使肌肉组织有节律地快速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垂体泌乳素的分泌。产后宫缩痛一般于产后1~2 d出现,持续2~3 d后逐渐消失。
宫缩痛的出现直接影响产妇的休息。同时哺乳时反射性催产素分泌增多使疼痛加重,使产妇不愿母乳喂养婴儿。催乳、通乳及产后体形恢复等产后延伸服务日益受到产科医生的关注和重视。产后最初几天不进行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将直接影响着母乳喂养的成功;第三,恢复正常排尿,产妇产后一般尿量明显增多,应尽早自解小便,以免膀胱膨胀妨碍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