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减肥 > 减肥常识

湿气重的人,身体会有3个表现,中了两个以上该提醒自己祛湿了

举报/反馈
2023-01-29 10:25:5539健康网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都能听到湿气重这句话,为了祛湿很多人都曾交过不少的智商税,如果能了解湿气的由来、症状以及祛湿的食物,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对付”湿气。

一、为何中国人老说湿气重,到底哪些原因造成的?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患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内伤七情以及外感六淫,其中外感六淫包括“风、寒、湿、暑、火、燥”,这六种邪气就是自然界的天气对人体产生的六种影响。

“湿邪”属于其中的一员,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湿气,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由不同的病因组成。


外湿:也就是外界的湿气,比如淋雨涉水、住所潮湿、气候潮湿、冒雨雾等,由于湿性缠绵,很难从人体内散去导致滞留在体内,简单来说外湿大多和外部的环境气候有关,不要长期在潮湿阴冷的住所居住,也不要长时间涉水淋雨。

内湿:就是内在的脾失健运、嗜食甜腻,导致生理上的津液被转化成病理上的湿邪而形成湿气,简单来说就是摄入过多肥甘味厚的食物,加重了脾胃的负担,脾无法很好地将水汽运化,从而形成内湿。

二、多少人为“湿气重”交过智商税?

很多广告打着祛湿的名号来宣传排湿产品,宣传的湿气症状似乎很多人都有,于是纷纷上缴智商税。

比如常见的祛湿贴,宣传可以去湿气、寒气,还可以改善便秘,只需要贴在脚底或肚脐就能见效,事实上不管你贴多久都没有效果,因为你的症状未必就是湿气重。

为了能够阻止掉进坑里,免交“湿气重”的智商税,有必要了解湿气重的表现误区以及真正的症状有哪些。

容易出现的湿气重表现误区:

白色舌苔:舌苔发白大多是寒症和表症,如果是舌淡苔白而且湿润,就需要注意可能是里寒证或寒湿证。

便秘:便溏、大便不成型才是湿气重的表现,而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燥结、寒结等。

口臭、口干、口苦:口干大多是因为阴虚津伤;口苦通常是火邪为病以及胆热之证;口臭一般是上焦有火或胃火。


咳嗽、痰多、嗓子不清新:导致咳嗽、痰多的原因有很多,咳嗽首先要先辨寒热,大多数人都是风热咳嗽、风寒咳嗽或风燥咳嗽等。

脱发、白发:脱发和白发的辨证大多是精血不足或血虚受风,年轻人的头发少大多是血热和肾虚,和湿气几乎不沾边。

肥胖:吃得少却肥胖确实可能是湿气重,但吃得多引起的肥胖是因为脂肪过剩。

黑眼圈:黑眼圈一般要么是肾虚要么就是脾虚,和湿气没多大关系。

疲劳、头晕:这通常是气虚的表现,女性大多为血虚。

此外,有人在刮痧的时候发现刮痧部位很红,于是就被判为湿气重,其实刮痧刮出红并不是湿气,而是毛细血管在破裂后出的血。还有人认为喝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重,其实这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湿气重的真正表现主要有以下3点:

周身繁重、头重如裹:比如眼屎过多,女性白带增多,小便混浊、大便溏泄等。

水肿:由于湿气阴邪,阳气容易受损,导致水液在体内流通不畅而导致水肿、腹水和尿少等症状。

下部水肿:由于湿气具有趋下的征象,所以容易出现下部水肿,比如女性白带异常、男性生殖器湿疹等症状。

此外,湿性的特点是粘滞,很难祛除,病症长,难以痊愈。

三、想要祛除体内湿气,不妨多吃这5种食物

如果发现自己真的是湿气重,又该如何祛除湿气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种食物来进行食疗祛湿。

薏米

薏米性味甘淡,具有消肿利水、祛湿健脾、排脓清热等功效,但由于薏米性寒,直接煮来食用容易伤脾,而脾又负责化湿的,就容易导致湿气留存在体内。

因此,在用薏米之前可以先将薏米炒制来削弱寒气,可以取干净的薏米用文火炒到微黄色、微香时再用

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祛湿健脾、消肿利水的功效,但是很多人都会将赤小豆和红豆混淆。

其实从疗效上来看,赤小豆具有很好的祛湿功效,这是红豆远远比不上的,所以要分清楚赤小豆和红豆,赤小豆是细长形的,比红豆小一些,红豆是圆柱状的。

芡实

芡实具有显著的健脾作,而将脾调理好,才能正常发挥运化水液的功能,祛湿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此外,芡实还具有固肾作用,有利于体内的一部分湿气通过尿液来排出体外。

此外,还可以适当吃一些生姜,因为生姜具有祛湿驱寒的功效,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推荐可以将红枣和姜片一起煮成红枣姜片祛湿汤服用。


还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来帮助去除体内湿气;冬瓜也具有祛湿利尿的作用,可以用冬瓜、排骨、薏米一起煲汤喝,不仅营养美味,又能帮助祛湿。

总之,湿气重有特定的症状表现,不要轻易被谣言迷惑,如果发现自己真的是湿气重,不妨试试吃能祛湿的食物。

参考资料:

[1]《人人都说你湿气重,湿气到底是什么?》.人民网.2021-05-14

[2]《湿气引百病,教你科学除湿》.钱江晚报.2017-09-01

[3]《你的“湿气”重吗?中医教你夏季祛湿妙招》.人民网.2020-07-2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