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肿瘤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眼病 > 眼部肿瘤

眼部杀手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举报/反馈
2009-04-01 00:06:0039健康网社区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在国外其发病率占眼内肿瘤的首位,在国内则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二位。此瘤的恶性程度高,易经血流转移,在成年人中又是比较多见,在临床工作中易和许多眼底疾病相混淆。因此,在眼科临床工作中应予充分重视。此病以中年以上患者为多。眼后极部是好发部位,向前则发病率依次递减。

眼部杀手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诊断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尽早作出诊断。及时治疗从而尽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诊断依据

  1.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早期症状有视物变形、变小、中心暗点以及屈光度的改变(远视持续增加),也是重要的临床表现,足以证明视网膜下有一个实质性肿物在持续增大。边缘部脉络膜黑色素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视网膜脱离后,则出现相应的视野缺损。位于上方边缘部黑色素瘤很特殊的一点,是在病程早期就会合并黄斑部扁平型视网膜脱离。如不扩瞳详细查看周边部眼底,容易误诊。

  2.由于脉络膜黑色素瘤多起源于睫状神经,眼底病变可同时合并瞳孔异常(相应部的瞳孔无反应,不易散大或不呈正圆),或在角膜相应部位出现扇形感觉减退区。

  3.血流回流障碍或局部肿瘤坏死而引起巩膜炎,表现为局限性巩膜充血。巩膜内外有肉芽组织增生。

  4.眼球疼痛。疼痛的原因可由继发性青光眼或肿瘤坏死诱发眼炎(葡萄膜炎或眼内炎)所引起,少数则由于肿瘤浸润或压迫睫状神经节所致。

  5.前房或玻璃体出血因肿瘤坏死所导致。

  6.眼球突出,肿瘤向球后蔓延所引起。

  7.巩膜透照试验:在鉴别诊断上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在炎症病变、黄斑盘状变性,脉络膜转移癌或脉络膜血管瘤,均可透光;而在脉络脉黑色素瘤,一般是不透光的。

  8.B型超声诊断仪扫描:B型超声波检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屈光介质混浊病例更有帮助。肿瘤表现平滑蘑菇状突出;肿瘤超声波的后面有回声阴性区(声影),脉络膜凹陷。

  9.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⑴视网膜血管与肿瘤血管同时出现双重循环。

  ⑵早期无荧光显影,晚期荧光增多,显高低荧光混杂的斑驳形态。

  10.同位素32磷吸收试验阳性。

  11.CT、磷共振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治疗措施

  1.手术

  ⑴位于眼球内者行眼球摘除术。术中应用全麻、忌用局麻,防止促使肿瘤细胞播散。

  ⑵蔓延到眼球外者行眶内容摘除术。

  2.蔓延到眼球外者行眶内容摘除术。

  临床表现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即可向内也可向外发展。向外发展则早期引起眼外蔓延,临床上可有眼球突出,而眼底的改变不大。向内发展则在视网膜下引起球形隆起,发展快,病程短,早期视力障碍和广泛的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类型是沿脉络膜平面发展,形成弥漫性、扁平性增殖,而不形成局限性隆起。此型发展缓慢,病程长易被漏诊,现将各型分述如下: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因为外受巩膜、内受玻璃膜的限制,早期则沿脉络膜面扩展。在玻璃膜未被穿破之前,肿瘤呈扁平的椭圆形,隆起不高,肿瘤表面的视网膜改变不大、发展也比较缓慢。一旦玻璃膜被穿破,肿瘤因失去原有的限制,而在视网膜下腔内迅速扩大,形成底大、头圆、颈细为典型蘑菇状外观。肿瘤头部可因血液回流障碍而有大量的血窦出现,并可因增长迅速,血液供应不止,而有坏死和出血发生。这时肿瘤部视网膜的隆起较高,视网膜脱离范围也可逐渐扩大,肿瘤顶端,因和视网膜粘连较为密切,故不易脱离。少数肿瘤穿破顶端的视网膜,使肿瘤裸露在玻璃体中。

  眼压早期正常或偏低,多数病例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眼压有所增高。若肿瘤起源于巩膜导水管附近,在眼压升高之前,往往已有眼外蔓延;另一方面,肿瘤位于涡状静脉附近,尽管肿瘤较小,眼压却可能升高。最后在肿瘤大量坏死,引起剧烈炎症反应情况下,眼球迅速萎缩,眼压偏低。

  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可因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向前容易引起眼压增高和虹膜根部离断;向后发展则可导致周边部视网膜脱离,此时临床上可能仅表现为类似中心性视网膜病或视乳头炎的现象,如不扩瞳检查,常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从睫状体部向中央高度发展的肿块,则可压迫晶状体,使之发生移位或脱位。早期向外蔓延者,肿块可出现在前部球结膜下。

  葡萄膜黑色素瘤眼内扩散及沿视神经蔓延者,比较罕见,但沿血流发生全身转移的情况,则较多见。转移最多见于肝脏,次为皮下组织和肺脏,亦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发生率和肿瘤的细胞类型有关,上皮样细胞型最高,梭形细胞型最低。如果按网状纤维为衡量标准,则网状纤维含量愈高,转移率越低;反之,网状纤维含量越低则转移率就越高。

  预后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较皮肤者为好,前者死亡率为50%,而后者可达80%。局部复发或转移大多发生在术后1年内,个别病例则可延长5年或10年以上。预后和肿瘤细胞类型有密切关系,梭形细胞型死亡率较低,上皮细胞型死亡率较高。

  小编推荐:《警惕 近视手术的八大问题》——从前独联体发明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治疗近视眼早(RK手术)到目前的准分子激光治疗技术,近视手术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临床实施,全球数千万人接受了近视眼手术。通过大量的病历统计和临床观察,目前近视眼的激光手术治疗已经非常成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详情请点击查看 


更多眼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眼科频道——中国第一眼科疾病门户

(实习编辑:刘新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