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JAMA子刊:大流行期间,中国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有所上升

近日,发表在JAMA Ophthalmology上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大流行期间,开设在线学习课程导致中国学生视力问题有所增加。同样,眼科专家认为美国学生可能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该结果结果与中国早期的两项研究相呼应。

JAMA子刊:大流行期间,中国学龄儿童近视患病率有所上升

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广州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来自广州12所小学的2年级到3年级学生眼科检查数据,并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组在2019年11月和12月以及2020年11月和12月接受完整的眼睛检查。非暴露组在2018年11月和12月以及2019年11月和12月接受检查。通过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眼科数据,以评估COVID-19爆发期间的环境变化与近视发展之间的关联。

结果显示,共收纳了2年级的2679名学生,平均年龄为7.76岁,53.1%为男性,其中2114名学生在3年级重新接受眼科检查(无暴露组1060人,暴露组1054人)。

2018年11月、12月至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和2019年11月、12月至2020年11月和2020年12月期间球面当量屈光度、轴长伸长率、近视发生率2~3级变化情况(暴露组)

与2018年11月和12月至2019年11月和12月期间相比,2019年11月和12月至2020年11月和12月期间,2年级到3年级的SER、AL伸长率和近视发生率的转变分别增加了0.36D,0.08毫米以及7.9%。

非暴露组(2018年11月和2018年12月至2019年)和暴露组(2019年11月和2019年12月至2020年)学生不同屈光类别的球面等效折射和轴长从2年级到3年级的变化

3年级的学生近视率从2019年11月和12月的13.3%(1060名学生中的141名)增加到2020年11月和12月的20.8%(1054名学生中的219名),没有近视且SER大于-0.50D且小于或等于+0.50D的学生比例从31.1%增加到49.0%。

总之,中国学龄儿童在 COVID-19 暴发期间近视度数增加,且近视患病率比例有所增加。未来,需要探索COVID-19 大流行后儿童近视发展的长期变化。

原始出处

Yin Hu et al, Rates of Myopia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nese Schoolchildren During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JAMA Ophthalmology (2021). DOI: 10.1001/jamaophthalmol.2021.3563

2021-09-22 02:17:20浏览4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柯晓云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儿童近视300多度需要如何治疗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在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的视物模糊。儿童近视300多度一般需要通过调整用眼习惯、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配戴框架眼镜、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1、调整用眼习惯建议患儿平时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免导致近视的情况进一步加重。同时,患儿还可以适当进行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视疲劳,改善近视的情况。2、饮食调理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花生等。这些食物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对眼睛有一定的好处。3、药物治疗如果患儿出现视疲劳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配戴框架眼镜若患儿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可以通过配戴框架眼镜的方式进行矫正,有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5、手术治疗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儿童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角膜屈光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儿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也要避免在黑暗中看书或者是看手机等。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