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访中山眼科中心葛坚教授:手术治疗近视并非人人都适合

手术治近视并非人人都适合

 

  主持人:39健康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专家面对面》节目,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山眼科中心的院长葛坚教授来到我们的节目现场。

  葛院长: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葛院长,8月8号,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院在珠江新城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也就是说,我们的新院已正式开始建设当中了,从规模上来讲,中山眼科中心现在已是国内最大的眼科医院了,那么。新院建成之后,将是什么样的一个愿景呢?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中山眼科中心的情况,好吗?

  葛院长:中山眼科医院目前占地面积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届时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院建成以后将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的门诊量、规模、医生力量、重点科室的科研,还包括防盲治盲的宣传保健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也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和目前我国唯一的一个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常见致盲源原病的防治。2007年门诊量近50万人次(1400/天)、住院病人2.2万多人次、完成眼科手术2.9万多例。

  第一部分:眼睛的保健

  主持人:这么高的门诊量!从目前来讲,来就诊的眼病患者中,哪些疾病是最高发的呢?

  葛院长:就诊的眼科疾病最多的还是白内障,白内障目前是我国致盲率最高的疾病,虽然如此,但白内障有一个特点就是,白内障本身是可以治愈的。通过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和方法,譬如:……就可以相当便利的使白内障病人重见光明。但是其他的致盲原病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排在第二位的是青光眼,第三位是视网膜的黄斑病变,还有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这些的治疗都想到困难,需要早期的宣传教育、预防和治疗,才能使这一类致盲原病的的致盲率降低。

  对于白内障来说,目前它虽然是全球致盲率最高的疾病,但是通过医生的努力,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恢复的。老年性白内障都发生在四十五岁以后,也没有什么预防措施,白内障归根到底是眼睛的一个自然老化过程,其时间的早晚快慢因人而异。白内障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究竟要不要采取手术治疗,这要取决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白内障的进展程度。目前上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有药物可以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和治疗白内障,现在最好的方法还是手术治疗。

  主持人: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都会天天做眼保健操,上班之后成为电脑族反倒遗忘了这项运动。是不是还应该坚持下去?

  葛院长: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实际上,眼保健操对眼睛还是很有帮助的,它主要是通过一些穴位的按摩和物理的刺激,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运动眼部肌肉,改善眼睛的调节功能,以达到舒缓眼部疲劳的目的,可以说,在一定的时候,眼保健操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单凭眼保健操治好近视眼,这是不太现实的。

  眼保健操虽小,意义还是很重大的。不仅可以缓解视疲劳,还是预防近视有一种有效手段。

  第二部分:近视的预防与治疗

  主持人:说到近视,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已达到近60%,而且明显在向低龄化发展,葛院长,难道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预防吗?

  葛院长:近视眼虽然不是一种病,不是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眼病,只是一种眼部异常,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近视眼划为眼病的范畴了。这样的话说明近视眼如果不加以预防,不能够有效的阻断其发生和发展,有可能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眼部损害。所以说,我们要高度重视近视眼。而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近视眼不是什么大问题,佩副眼镜,戴隐形眼镜,或是做激光手术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不然,因为近视眼可能引起青少年眼部器质性的病变。

  中国近视眼的患病率远远高过60%,我们曾经在广州市做过近视眼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荔湾区10到15岁这一组的青少年儿童,有75%的受访者是患有近视眼的。而用同样的检查方法和调查手段,近视眼在阳江的农村的患病率则低了一半,大概将近35%。同样年龄的青少年,生活在城市荔湾区的比生活在阳江农村的,发生近视眼的危险性要高一倍。这就说明,近视眼的预防最主要的因素是环境。这就提醒我们,近视眼本身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它需要家长和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学校和青少年自己本身,和眼科医生,一起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攻克近视眼这个眼部异常。当然,能预防就能治疗,农村的孩子为什么患病率会低,通俗的来讲他们的家庭作业没有那么多,看电视上网玩电脑的时间也少,他可能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于增多,而户外的环境是有利于眼睛的放松的,缓解视疲劳。所以说,通过改善环境,减低学生的工作量,增加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而近距离的眼部活动是最能造成近视眼的因素,所以一定要隔一段时间看看远处,或者做做眼保健操放松一下。这样就能减少近视眼的发病率。

  主持人:现在市场上有出售各种眼部保健及据说可以治疗近视的产品,而且价格不蜚,您觉得真的能起到广告宣传所讲的那样的治疗作用吗?

  葛院长:从科学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市面上宣传的,还是报纸上的介绍和广告的推销,都没有严格的科学证据表明,通过这些仪器设备或者方法可以降低青少年的近视眼的发病,更加不能治愈近视眼。

  我希望能够通过39健康网告诉所有的网友、家长和青少年,判断这些治疗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是否有效,其实很简单。第一,要看这些药品和器械有没有国家药品卫生监督管理局的批文,其他不管是教育部和科技部下发的任何批文都是没用的,因为这些药品和治疗仪器都是要经过临床的反复论证,有科学依据,才能应用的,不是随便找几个人试试就可以的。第二,现在的网络相当方便,就像我们39健康网,有很多关于近视眼的预防保健的知识,建议家长朋友和普通的网友,在购买这些药品仪器之前都查一下相关的报道,看看这些产品有没有文献和文章支持,有没有多中心的随机临床对照的论证试验研究。家长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能太盲目。

  主持人:除了配戴眼镜,最几年通过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应该说是比较风靡的,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术呢?

  葛院长: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很关心的,可以说,目前中国是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眼最多的国家,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在这里,我要忠告所有的家长学生和所有关心自己眼睛健康的朋友们要慎重选择这一治疗方法。因为,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眼只是一个手段而已。而矫正近视,矫正屈光不正有很多很多的方法,诸如: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当然也包括准分子手术治疗。客观的讲,这个手术本身是能安全、有效、快捷的矫正屈光不正。从80年代后期,这一手术就在欧美应用到临床,传入我国并使用到现在,确实证明是一种相当好的方法。但是这一手术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它有着严格的适应症。为什么目前我国有如此多的人选择用准分子手术呢?我们不排除这其中有一部分人群是需要也的确符合做这种手术的条件,做完之后视力的确得到了改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商业利益的驱动给民众带来了很多误解。很多老百姓就认为,这一手术就是万能的,其实不然。准分子手术对于医院来说又快又好又有钱赚,就有很多医院趋之若鹜,不管是医院本身有没有条件做这样的手术,也不管实施手术的人有没有做这种手术的资格,这样给患者带来的危险性就太大了。所以我认为,准分子手术治疗近视眼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一定要把握其适应症,不能无限制的推广。

  主持人:那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适应症有哪些呢?是不是会有很严重的后遗症呢?

  葛院长:这种手术毕竟是创伤性的,针对的是一些特殊群体,譬如说演员,运动员,他们应为职业的需要,没有办法用传统的框架式眼镜和隐形眼镜才选用的。但是,现在很多人认为戴着眼镜麻烦,就盲目的选择手术治疗,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另外,像美国、英国准分子手术开展较早的国家,都有严格的规定来制约,不提倡所有人都用这种方法矫正视力。为什么呢?就像你刚刚讲的,不知道10年以后会怎么样,20年、30年以后的情况。作为一个青少年,20来岁做这个手术,30年以后也才50岁,那时出了问题,又怎样解决呢?现在真的没有办法预测。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手术长期的后果我们是不能预知的,没有一个科学的证明,因为这一手术开始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而且要把角膜变薄,用激光切成一定的弧度,这就势必会对眼睛的结构造成创伤。所以,广大的近视朋友们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专家简介:葛坚,男,博士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光眼专科主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广东眼科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组长,《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眼科学报》主编,《眼科研究》、《中国眼视光学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杂志》和《国外医学眼科分册》等杂志编委。

  从事眼科青光眼临床、科研与教学20余年,对青光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在青光眼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难治性青光眼的诊治。所进行的青光眼相关研究连续获得了国家科技部资助的“973”子项目与“863”重大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科研基金的资助。其研究领域涉及:1.青光眼的发病机理与早期诊断研究;2. 国人青光眼致病基因TIGR、OPTN基因筛查与功能研究;3.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发病机理与防治研究;4.视网膜与神经节细胞损害与再生研究;5.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6.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调控的研究;7.胚胎干细胞与组织干细胞等定向诱导与功能重建研究。这些研究为解决眼科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提供了创新的思路,确立了在国内眼科学界的学术地位。

  近年,主编卫生部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七年制《眼科学》和八年制《眼科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统编五年制《眼科学》教材和《现代青光眼研究进展》4本著作,参编4本专著。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领导的课题组获各类科研基金30余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4名,出站博士后4名,在读博士研究生9名,在站博士后2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辜毅)

2008-09-16 14:47:00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哮喘的特效药是什么
哮喘的特效药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及抗组胺药物等。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气道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常表现出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1、支气管扩张剂:此类药物常见有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这类药物能有效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作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迅速扩张支气管;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为抗胆碱药,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引起的支气管收缩,达到缓解哮喘的目的。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症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3、白三烯调节剂:常见有孟鲁司特钠片等。该药物可帮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患者出现的咳嗽、喘息等症状。其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4、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如果哮喘是由过敏原刺激引起的,抗组胺药物可通过阻止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哮喘的治疗并非单一药物可以完成,往往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此外,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购药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有什么影响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多方面严重后果,涵盖呼吸功能受损、影响睡眠质量、引发心理障碍等。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哮喘得到有效控制。1、呼吸功能受损:哮喘发作时,气道平滑肌收缩、黏膜水肿且分泌物增多,致使气道显著狭窄,引发气流受限。患者常表现出喘息、气促、胸闷与咳嗽等症状。轻度发作时,症状或许仅在活动后出现;严重发作时,则会产生呼吸困难,甚至被迫采取端坐呼吸,以缓解症状。长期反复的哮喘发作会引发气道重塑,导致气道永久性狭窄,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这不仅限制患者日常活动,如步行、爬楼梯,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危及生命。2、睡眠质量下降:哮喘症状在夜间通常会加重,这主要是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气道反应性增高所致。患者夜间常因喘息、咳嗽等症状惊醒,难以再次入睡,睡眠浅且多梦。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患者白天极度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3、心理障碍产生:哮喘是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与管理,且症状易反复,这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患者常对疾病发作感到恐惧、焦虑,担心病情失控危及生命。长期心理压力易引发抑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与生活态度,使其对生活和未来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心理,不愿参与社交活动,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另外,患者要学会自我管理与监测病情,了解哮喘症状与发作规律,掌握正确吸入器使用方法,定期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以便及时察觉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做什么检查能查出来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以明确是否存在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以及气流受限等情况,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肺功能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过敏原检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1、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通气功能检测可评估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是否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检测气道高反应性,是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之一;支气管舒张试验则用于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2、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可反映气道炎症程度,是辅助诊断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提示存在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有助于判断哮喘的炎症类型,并可用于指导治疗。3、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诱发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通过观察皮肤对常见过敏原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抗体水平来明确过敏原。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和胸部CT检查。胸部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哮喘患者在缓解期通常无明显异常。胸部CT检查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对于不典型的哮喘或怀疑合并其他肺部疾病时具有重要价值。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综合多种检查结果,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若怀疑患有支气管哮喘,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老年人哮喘如何治疗
赵大爷最近几个月总是感觉呼吸不畅,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还伴有频繁咳嗽,咳痰也比较费劲。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但症状逐渐加重,晚上睡觉都受到影响,常常被憋醒。家人见状,赶忙带赵大爷去医院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医生最终确诊赵大爷患有哮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全球约有3亿人受其影响。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哮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因病情控制不佳引发严重并发症,增加医疗负担。因此,了解老年人哮喘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老年人哮喘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适用于病情较为持续、频繁发作的患者。而缓解药物是按需使用的,通常在患者突发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控制药物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这是治疗老年人哮喘的基石药物。通过吸入装置,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抗炎效果显著,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维持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病情稳定,改善肺功能。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有效缓解哮喘患者的喘息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使用的复方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能更好地控制老年人哮喘症状,适用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3、白三烯调节剂这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对其疗效不佳的老年人哮喘患者,白三烯调节剂可作为替代或补充治疗,如孟鲁司特。它能够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药物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当老年人哮喘患者出现喘息、气急等症状时,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吸入粉雾剂等,能够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症状。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可按需使用。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也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常用药物,一般使用后5分钟左右即可起效。它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对于老年人哮喘患者,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抗胆碱能药物有较好的效果。「非药物治疗」1、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控制老年人哮喘的重要措施。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及皮屑、霉菌等。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老年人外出活动时间,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同时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2、呼吸训练指导老年人进行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是让老年人平躺在床上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放松全身,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隆起,感觉气息充满腹部,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腹部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进行3-4次。●缩唇呼吸则是让老年人闭嘴经鼻吸气,然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长期坚持呼吸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肺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3、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老年人哮喘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哮喘发作。【老年人哮喘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吸入药物是治疗老年人哮喘的主要给药方式,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对于确保药物疗效至关重要。不同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有所不同,如气雾剂需要双唇完全包裹气雾剂喷嘴,按压装置的同时深吸气,屏气10秒后再呼吸;干粉吸入剂需要快速有力地吸气。2、及时就医如果老年人哮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原有的喘息、气急、咳嗽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发热等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3、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坚持长期、规律使用药物。不要因为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4、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哮喘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老年人哮喘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治疗哮喘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