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4岁半的刘雨薇是个“电子专家”,半岁起开始看动画片,后来玩平板电脑,只要一哭闹奶奶就会让她玩游戏,一来二去成了习惯。
最近,眼睛不舒服的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左眼高度近视达700度。
记者调查发现,20名受访者每天看电子产品超过8小时,省儿童医院每天接诊约300名青少年、儿童患者,电子产品是干眼症的“幕后黑手”。
【案例】
40分钟接诊25名小近视
6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省儿童医院眼科诊室,家长带着孩子在门口排起了长队。来自张家界的小朋友刘雨薇也出现在队伍里。
刘雨薇有一双大眼睛,现在平板电脑上下载的12款游戏都已经玩了通关,可小薇的眼睛也“沦陷”了,经常揉着眼睛说疼,看不清东西。6月23日,妈妈带着她来到省儿童医院,一检查发现左眼高度近视,初步判断得配戴700度的眼镜。
“现在就高度近视,得戴上眼镜矫正。我真后悔放任她玩平板电脑。以后上学了,眼睛会差成什么样?”雨薇妈妈非常担心。
当天,在诊室里,科主任陶利娟教授40分钟接诊了25名小患者,他们最小的3岁左右,最大的也才小学毕业。还有一个小朋友,眼睛斜视,检查时还在玩手机。
【调查】
每天看电子产品超8小时
儿童尚且如此,更别说成人了。“90后”牛永康是长沙一名水利工程师,读书时就戴着400度的眼镜,工作不到半年他的眼睛经常出现模糊、干涩,有时还伴有头晕。
牛永康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刷朋友圈,看昨晚的评论有没有回复。上班后,坐在电脑前,每一幅施工设计图都要精确到厘米、毫米,面对黑色的屏幕,红色、绿色的线条,一盯就是几个小时,眼睛都难得眨一下。遇到强度比较大的工程,熬夜到一两点更是家常便饭。
牛永康称,除了吃饭睡觉,每天几乎有15个小时面对电子产品。
记者随机调查了20名年轻人,不管是媒体从业人员、老师、公务员,还是公交司机,大家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均超过8个小时,都有睡前看手机的习惯,均表示眼睛有出现酸胀、模糊的现象。
【医院】
眼科日均300例患者
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危害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记者走访了省儿童医院和省人民医院。陶利娟教授统计,平时眼科每天接诊的患者有200-300名,若遇假期或周末,每天患者会高达600名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
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段国平教授介绍,自己一般上午会接诊30名患者,年龄在5岁以下的大概占25%。
多数就诊的患者症状都表现为眼干、眼涩、视力模糊、头晕,近视度数越来越高等。段国平说,干眼症在小孩子群体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电子产品是最大的“幕后黑手”。陶利娟解释,电子产品具有光亮高强度、屏幕色差艳丽且频闪的特点,再加上使用的时候近距离接触,对眼睛伤害比电视还要大得多,严重时会使眼睛充血。
建议
眼药水不可随意购买,儿童检查预防是关键
段国平介绍,不要随意购买市面上销售的眼药水。为了保存,大多数眼药水都含有防腐剂,例如珍视明、闪亮等。抗生素类的眼药水更不要轻易地使用,譬如氯霉素,它的防腐剂含量更高。“眼部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使用一些人工泪液类的眼药水,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淋巴亮晶晶、亮视等。”段国平表示,这些都能湿润眼部,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眼部水分,缓解眼部干燥、刺痛等不适感。
小孩子在半岁至一岁期间就要进行屈光筛查。刚出生的孩子98%都患有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不断变化,到了高中以后会有80%的近视出现。所以,小孩子每年都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最佳的检测时间为:出生、1个月、3个月、6个月、1岁、2岁、3岁、4岁这几个阶段。
主任医师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北京爱仁眼科 眼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美尔目医院 眼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四会市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扎赉特旗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三段5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本溪市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