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眼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眼病 > 其他眼病

什么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举报/反馈
2008-05-11 20:41:0039健康网社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AHC)是新发现的一种眼病,系有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现已波及世界各地,成为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本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并可并有结膜下出血和角膜上皮损害等特点。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潜伏期短,一般为24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3天。实验室误接种眼内,可于18~36小时内从该眼分离出病毒。

  2、睡觉症状 起病急,开始时可为双眼,也可为单眼,但迅速累及双眼。发病后即出现剧烈的异物感、眼痛及怕光流泪等症状。分泌物初起为浆液性,以后变为粘液纤维素性。一般病毒情于1~2天发展以顶点,3~4天后逐渐减轻,7~10天后恢复正常。少数病例出现头痛发热、鼻塞、喉痛等症状。

  3、症状 包括眼睑肿胀,结膜下出血,多发性角膜上皮剥脱,点状上皮下浸润,结膜充血、浮肿、结膜滤泡及耳前淋巴结肿大等。

  (1)眼睑肿胀 轻重不同,所有患者都可发生。其肿胀为浮肿性,不伴红痛,通常数日即可消退。

  (2)结膜表现

  1)球结膜下出血 发生率高达70%以上,因而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之称。好发部位在颞上方,出血多为斑点或片状,色鲜红,严重时可波及整个结膜下都有出血,与外伤性结膜下出血极相似。出血多在1~2天之内发生,轻者一周左右自行吸收,重者需1月才能吸收。临床上根据结膜下是否出血分为两型:出血型多见于年青患者;浮肿型则见于高龄患者。

  2)滤泡形成 较EKC少。早期因睑结膜浮肿而不明显,3~4天后待浮肿消退,才能发现穹窿部结膜有较多细小之滤泡形成。

  (3)角膜表现

  1)多发性多膜上皮剥脱 发生率高。发病三小时后角膜上皮即可出现针头大小之多发性上皮剥脱,呈散在或排列成条状、片状分布,是引起眼痛、异物感的主要原因。3~4日后可自行消失,少数持续2周以上。

  2)点状上皮下浸润 30%左右的患者结膜炎消退后出现点状上皮下浸润。通常只有数个浸润点,多在角膜的中心部,必须通过裂隙灯才可发现。多数在1~4周后自行消失。一般不造成视力损害。皮质素点眼,数日内即可消失。

  (4)其它症状 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可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该症状随结膜炎的消退而消失。极少数病例尚可出现虹膜炎的改变。

  (5)神经系统并发症 临床极少见。目前仅有印度报35例,塞内加尔8例,我国台湾33例、上海10例。申野综合文献报告,该并发症具有如下特点:①多发生于成年男性;②常在结膜炎后2~3周发生;③前驱症状有发热、倦怠、头痛及感冒样症状;④初起表现为神经根刺激症状和急剧的肌力低下,数日后表现为运动麻痹;⑤瘫痪为弛缓性,主要累及下肢;⑥重视者可造成肌肉萎缩,轻度或中等者可恢复正常。虽然上述神经系统合并症发生率很低,但较为严重,并可遗留永久性瘫痪,因此值得警惕。

  抗生素和磺胺药对于本病基本无效,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肠道病毒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仅有羟苄苯并咪唑(2-hydroxybeny benzimidazole,简称HBB)在组织培养系统中,50微克/毫升能有效地抑制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A24型,为今后开展防治本病,提供了实验依据。国内报告有采用冷盐水洗眼或汞剂滴眼治疗取得一定疗效者。

(实习编辑:张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