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避免和沙眼“亲密接触”

  沙眼有什么表现?

  大家都知道人的眼睛有上、下眼皮,像两扇大门一样能开能闭,保护着眼球,医学上称之为眼睑。眼睑里面是一层光滑柔软的膜叫结膜,结膜是沙眼的发源地。沙眼病变早期可发生在上、下睑结膜面的内、外角处和眼睑及眼球的交界部分即穹窿部,严重的可波及全部睑结膜,表现为充血,血管模糊,有粗糙的乳头及大小不等的混浊的滤泡。

  得了沙眼有哪些症状? 患者可自觉眼发痒,烧灼感,磨的慌,流泪等症状。此期传染性大,应注意隔离。 沙眼对眼睛有哪些危害? 沙眼依原体除侵犯结膜外,还常侵犯角膜,使角膜上出现很多新生血管,影响视力,甚至会引起溃疡

  沙眼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沙眼到了晚期,病变组织开始结瘢,可与上述活动病变同时存在,但趋向逐渐痊愈,此期仍有传染性,但较活动期小。结瘢后出现的并发症与合并症有:

  1.结瘢后,由于瘢痕组织的收缩,可以造成严重的眼睑内翻和倒睫,内倒的睫毛像小刷子一样经常磨擦角膜,患者可以有明显的异物感,甚至会扎伤角膜影响视力。

  2.由于沙眼依原体侵犯角膜的结果,可有大量新生血管伸入角膜组织内,再加上睑内翻及倒睫的刺激,可引起角膜溃疡,如再遭受其他细菌等的继发感染,溃疡会迅速扩大,甚至引起穿孔,严重地影响视力。

  3.结膜部全结瘢后,使分泌泪液的付泪腺遭受破坏,泪腺的排泄管开口闭锁,使眼球表面不能被泪液湿润而发生眼球干燥,甚至会引起角膜混浊影响视力。

  4.沙眼还可以引起泪囊炎,使大眼角经常流脓,威胁着眼球的安全。

  总之,沙眼的结局是可怕的,但只要我们重视起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沙眼的预防 沙眼是一种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的,沙眼依原体存在于分泌物中,被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脸盆、手帕等都可以造成传染。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摸完眼睛就洗手,不要摸其他地方,尤其提倡流动水洗手,提倡一人一巾,毛巾不要挂在同一条绳上,每周二次消毒毛巾。不要用手揉眼,在集体单位和服务行业要加强卫生管理,只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沙眼是能够预防的。

  沙眼的治疗

  沙眼的早期只要得到很好的医治,是可以治好的。 早期沙眼主要是加强局部点药,常用的有磺胺类眼药水,利福平眼药水等,每日4~6次滴眼,晚上睡觉前可涂些眼药膏,严重的可配合手术治疗。 晚期沙眼,主要是针对并发症,大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沙眼是一种慢性眼病,需坚持点药,否则不仅不能治好沙眼,反而会使沙眼依原体产生耐药性。

  沙眼预防

  沙眼发病率高,为了从根本上控制沙眼的传播,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把本病的危害性、传染途径、诊断与治疗方法,向群众宣传,进行群众性的普遍防治。对传染性沙眼的多发区尤应预防教育,防止蔓延。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搞好个人及家庭卫生,避免接触传染,对服务性场所旅馆、浴室、理发、美发等的面巾、浴巾用后应严格消毒。在部队、工厂、学校、托儿所等集体生活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注意用水清洁,保障水源供应,防止沙眼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常洗手,不用别人的手巾,不用手揉眼,常剪指甲,家庭中洗脸水及毛巾等也不宜合用。

  一旦发现沙眼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可选局部用药,常用眼药水有0.05%~0.1%利福平、10%~30%磺胺醋酰钠、0.1%酞丁胺等,每日3~4次,晚上用眼膏1次,如0.5%四环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全身用药因用药时间长和药量过大,易发生副作用,故很少使用。有时也可采用手术疗法。重度沙眼滤泡较多者,可用海螵蛸棒磨擦法及压榨法治疗,操作时应注意消毒,磨擦手法不可过重,切不可损伤角膜,病变严重而广泛时,可分期分阶段进行磨擦。此法只起辅助作用,仍要配合药物治疗。严重的沙眼并发症,如沙眼性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睑球粘连等,可以采取手术矫正。角膜血管翳严重者可考虑施行角膜缘血管电烙术。中医治疗本病,当内外兼施,轻症可以局部点药为主,重症则除点眼药外,宜配合内治,以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为基本.

(责任编辑:刘振龙)

2008-04-30 15:50:00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