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眼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眼病 > 其他眼病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理常识

举报/反馈
2008-04-04 17:21:0039健康网社区

  1、疾病概述

  视网膜色素变性(pigmentary degeneration of the retina)在历史上曾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杠体逐渐被破坏。临床特点是夜盲、视野缩小和在视网膜上出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2、病因学

  确切原因不明,本病为严重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显性与性连锁隐性遗传。按Francois的统计: 约20%为常染色体显形,37%为常染色体隐性,4%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约39%为散发或自然发生的病例。

  RP是单基因遗传病,基因定位研究对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都十分重要。目前认为,常染色体显形遗传型至少有两个基因作为,位于第1号染色体短臂与第3号染色体长臂。性连锁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臂。

  RP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多年来有很多探讨。除遗传研究外,还有RPE吞噬功能及棉衣功能异常等。RP的原发部位多数人认为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特别是视细胞(杠体)曾的原发性营养不良及逐渐退变。RPE的改变可能是继发的。但晚近有人根据电子显微镜下病理检查及动物实验,认为首先发生改变的部位在RPE曾,根本障碍在于RPE失去处理神经上皮外节盘膜和代谢废物的能力,因而导致后者的死亡,此学说有待进一步证明。

  3、临床表现

  本病多为双眼发病,偶见单眼,男多于女。近亲结婚的子女多见。估计在一般人口中发病率范围从1/4000-1/20000。本病早期症状为夜盲,视野逐渐缩小,中心视力可长期维持,本病因不同的遗传类型,临床表现也不同。一般的规律是:常染色体显性类型发病较迟,在成年期或近成年期才开始出现夜盲症状,且病程缓慢,视功能损害相对较轻,不少患者多年保持一定的中心视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类型发病较早,可从青少年时期发生症状,病情较重,但进展也较缓慢,年龄较大时也能残存一定的中心视力。性连锁隐性遗传类型常在10岁以内幼年时发病,病变明显,40岁左右,视力已极差,甚至失明。

  4、疾病危害

  该病起始于儿童和少年早期至青春期症状加重,视野逐渐缩小,至中年或老年黄斑受累致中心视力下降,以至失明。并且还可以并发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近视等眼科疾病。

(实习编辑:李亮花)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