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眼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眼病 > 其他眼病

66例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

举报/反馈
2008-04-03 20:32:0039健康网社区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危害视功能的常见眼病,随着近年来视网膜手术的改进,其诊断和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将我院1993年10月至1998年10月收治住院的66例(66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31.5岁;66例中右眼41例,左眼25例。发病时间半个月内者19例,半个月至1个月8例,2~6个月16例,7~11个月21例,1~2年2例。

  1.2 眼部情况 66例中39例伴有近视(低度8例,中度14例,高度17例),视网膜脱离范围波及一个象限13例,二个象限39例,三个象限12例,全脱离2例。裂孔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66例中找到裂孔62例,占93.95%;未找到裂孔4例,占6.1%。62例中查见裂孔103个,分布象限颞上64个,颞下28个,鼻上5个,鼻下4个,黄斑裂孔2个。术前视力0.05以下52例,占78.8%,最好视力0.6。

  1.3 手术方法 常规采用巩膜冷凝封闭裂孔,并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术式,如单纯外加压术、环扎术、巩膜缩短术,复杂病例则在上述手术基础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毕眼压过低者可酌情经平坦部注入消毒空气,恢复眼压至正常。

  2 结果

  随诊3个月至2年,66例中43例一次手术治愈,二次手术治愈5例,共48例治愈(视网膜全部复位,裂孔封闭),治愈率72.7%;好转(视网膜部分复位,裂孔封闭)12例,占18.2%,共有效率90.9%。失败(视网膜未能复位,裂孔未封闭)6例,占9.1%。失败原因有3例为未找到裂孔,3例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1例为垫压裂孔不足。

  视力情况:治愈和好转的60例中45例出院视力比术前视力提高,占75%;视力不变11例,占18.3%;下降4例,占6.7%。

  3 讨论

  视网膜脱离(以下简称网脱)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而复杂的眼底病,随着检查和治疗器材的改进,手术技巧的提高,现代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已达90%以上,我院的手术成功率为90.9%。视网膜手术的疗效与网脱时间、网脱范围和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情况有关。病程越长,脱离范围越大,玻璃体视网膜增殖越严重,手术疗效越差。根据裂孔的位置、大小和玻璃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裂孔较小(1PD以下)、视网膜脱离范围在两个象限以下、玻璃体膜Ⅰ~Ⅱ级的病例可采用巩膜冷凝硅胶外加压术、环扎术或巩膜缩短术,必要时眼内注射惰性气体。对于伴有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复杂病例,则在上述手术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最大限度地松弛玻璃体增殖带对视网膜裂孔的牵拉,另外,视网膜变性区均应常规行适度的冷凝或电凝,防止新裂孔出现。

  在造成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原因中,PVR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组手术失败的6例中3例是由于PVR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广泛性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使原已封闭的裂孔又被向后拉开或出现新裂孔而导致视网膜的重新脱离,因此,常规手术难以解决伴有PVR严重的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必须依赖玻璃体切割术。

  裂孔遗漏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本组病例有2例因找不到裂孔而失败。术前仔细地寻找每一个裂孔是保证手术一次性成功的前提,但并不是每个病例都能找到裂孔,有的裂孔常隐藏于视网膜皱褶之内,有的因屈光间质混浊,瞳孔难以散大而妨碍裂孔的寻找。因此除了常规在裂孔的好发部位重点寻找外,还应注意视网膜皱褶及牵拉区,对于再次手术病例,尤其要注意视网膜脉络膜瘢痕区和原加压嵴邻近色素沉着变性区域,因这些区域玻璃体视网膜粘连较其它区紧密而没有松弛性,可由于视网膜前腹收缩而产生新裂孔。

(实习编辑:李亮花)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