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眼病 > 青光眼

脾气火爆易致眼压升高 A型性格的人提防青光眼

举报/反馈
2012-03-13 01:48:00新浪健康

  3月11日~17日是今年的世界青光眼周,但记者调查发现,人们对这种致盲第二“杀手”的重视不足导致很多人延误治疗。医生介绍,脾气火爆的A型性格人群患上青光眼的可能性较大,有家族病史的人也应注意。

  近日,市中心医院眼科来了一位双眼通红的患者。“一看就知道很可能是急性青光眼,再一测眼压,比正常人的眼压要高非常多,可以肯定是青光眼。”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耿燕说。据了解,患者刘女士今年53岁,平常就是一个暴脾气,来医院检查前一晚跟丈夫大炒了一架,当晚就感觉头疼、眼痛,第二天到医院一查,果然是青光眼。

  “刘女士这种是属于典型的脾气急躁,对事情追求完美的人,这种性格属于A 型性格,很容易患上青光眼。”耿燕说,急脾气的A型性格是最容易患急性青光眼的,这种性格的人情绪变化后,很容易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导致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抑制而使眼压升高,“再就是疲劳,劳累也是导致急性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天冷、天热也有影响,过年期间我们科室病房住的病号几乎都是这种类型。”

  耿燕说,除了急性青光眼外,还有慢性青光眼,但前期表现症状不明显,一旦有明显症状查出后就属于晚期管状视野,只能看到中间一小部分。并且,慢性青光眼越来越侵蚀年轻人的眼睛。“青光眼是不可逆的,对于急性青光眼我们建议开刀治疗,但对于慢性的我们建议以药物治疗为主,之后才选择手术。”

  “青光眼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有1%到2%。”青岛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主任孙伟称,在眼科中青光眼是第二大致盲疾病,仅次于白内障

  除上述所述外,第八人民医院眼科主任纪惠谦还提到,长时间低头工作以及长时间在光线暗的地方工作都可以诱发。这也是青光眼发病日趋低龄的原因。

  青光眼危害大,但是却往往被忽略而延误治疗。纪惠谦称,急性青光眼患者有的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这种患者到医院看的时候往往会到急诊或者是当成消化道疾病到消化科就诊,如果一旦误诊,打了消炎针的话,就会加重病情。“而有的患者感觉头疼,就到神经科就诊,医生如果不仔细也会考虑是高颅压的原因而误诊。”耿燕说,她就碰到过一个病人在其他医院误诊了,到她这来检查时病人双眼已经无光感了。

  纪惠谦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时间在光线暗的地方阅读,就算在正常情况下,阅读时间也不少超过半个小时,市民可以阅读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休息一下。

  纪惠谦称,有些市民喜欢关着灯看电视或者是看电脑,这种做法是很不科学的,这样对眼睛伤害很大,平时看电视或者看电脑时,房间里一定要有光线。同时,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此外,如果是疑似或者是确诊为青光眼后要按时检测视野的情况。

  不过,纪惠谦表示,如果市民平时注意的话,即使是慢性的青光眼也是可以发现的。纪惠谦说,在暗处的时候,瞳孔会放大,这样进来的光会多一些,就能看见东西了,不过青光眼患者瞳孔如果放大的话眼睛的房角很容易被堵塞,看不清东西,所以,平时在暗处看不见东西的市民就要注意了。

  ■链接

  脾气不好还易患冠心病高血压

  那哪种人是A型性格的人呢?人的性格按其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如内向型、外向型;A型、B型、C型;理智型、情绪型等。据了解,按人的行为方式,即人的言行和情感的表现方式可分为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国际上公认的行为类型性格分类包括三种:A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竞争欲。有时间紧迫感,人际关系不协调,有敌意倾向。这种性格的人除易患青光眼外,还容易患冠心病或高血压。B型,与A型行为相反的一种类型,他们缺乏竞争性,喜欢不紧张的工作,喜欢过松散的生活,无时间紧迫感,有耐心,无主动的敌意。C型,性格克制压抑,不表现负面情绪,特别是对愤怒的压抑,好生闷气,尽量回避各种冲突;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有孤独感或失助感。该型性格的人易患癌症。

  “患上青光眼一定要听医生的尽快吃药治疗,否则就会恶化。”耿燕介绍说,,脾气急的A型性格市民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患上青光眼;此外青光眼还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家里有青光眼患者的应注意,最好到医院检查。“有些市民因为家族遗传关键,天生房角窄,这种可以提前通过激光手术开角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