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1.内因
⑴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⑵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
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2.外因
诱发近视眼的常见病因还包括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
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视力可能改善在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
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
(责任编辑:单文贤 实习编辑:吕瑞琼)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眼角膜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眼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民营
河北省承德市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哈尔滨市道外区南七街136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车站路97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云南省泸西县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民营
江苏省周神庙弄9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