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过激行为
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近视眼过分重视,甚至有“恐近症”。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不能正确认识近视,不想让孩子过早配戴眼镜,尝试各种各样的近视治疗方法,造成了中国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成为各种近视眼治疗仪及预防药物的最大试验群体。
漠视行为
与“恐近症”对应,另一部分人则对近视重视不足。这组人群多分布在农村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并多见于成年人。他们忽视近视眼规范矫治,认为近视了只要到眼镜店配眼镜就行了,并不进行严格的验光,结果造成视觉质量下降、视疲劳,甚至导致弱视。
1、错误态度孩子近视后,一些家长仍寄希望于视力改善正确做法近视是屈光问题,要进行规范的光学矫正
我国是近视眼高发国家,平均患病率为33.6%。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群体近视眼的平均患病率3~6岁为1%~3%,7~12岁为20%,13~15岁为30%,16~18岁为40%,大于18岁为50%。目前,我国约有3.6亿人配戴眼镜,堪称“眼镜大国”。
看远看不清,远视力下降。简单说,就是外界的物体经过眼屈光系统,没有正确成像在视网膜,而是聚焦在了视网膜前,引起视物模糊。眼部屈光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人中,美国多种族眼屈光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的种族都存在该种族相应的屈光问题,亚裔人近视眼多见,非洲人散光多见,欧美白种人远视眼多见。
近视同时也与社会进步,生活环境因素相关。在游牧时期,多使用人眼的远视力,近视的发病率低。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对视功能的需求是过多使用近视力,近视眼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既然近视基本问题是屈光问题,那么正确的态度首先是进行规范的光学矫正。规范矫正包括严格规范的医学验光、合理配镜、定期复检。
2、错误态度忽视近视眼的视力危害
正确做法了解相关成因,改正不良用眼习惯
近视眼中有一部分患者属于病理性近视,虽然初期症状也表现在近视,但还存在更加严重的眼部病理改变,会导致较严重的眼部危害。病理性近视的病理基础为眼轴过度增长,整个眼球生理结构发生变化,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并导致不可矫正的视力损伤。病理性近视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因普查发现,近视眼又是双眼网膜脱离的最主要原因。62%的年轻人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由病理性近视引起。另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64岁年龄组中不可矫正的视力损伤和盲目的首要原因,是近视眼以及近视眼相关性眼病。因此,近视眼特别是病理性近视,已经成为人群中尤其是中青年视功能丧失的最主要原因。
病理性近视是眼科疾患中的顽症,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法阻止其发生和发展,但是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视力损害多数来自同病理性近视相关的并发症,例如白内障、青光眼、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针对病理性近视,强调要重视定期检查,监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挽救和保存有用视力。
近视形成相关因素很多,集中在环境和遗传两方面。
遗传因素: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1/5是近视眼基因的携带者,这部分人群中发生近视的关键因素决定于其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关系并不密切。
环境因素:过多的近距离工作(学习)、受教育程度、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居住在大城市、饮食习惯及电视电脑的普及等等。目前我国儿童的膳食结构比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膳食不均衡的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高脂肪和甜食过量;偏食、挑食,尤其以不吃蔬菜为表现;主食过精,粗粮吃得极少或根本不吃。不良的膳食结构会影响儿童眼球的发育。
以上危险因素中最让人们关注的是近距离工作。有调查发现,近距离用眼多的人,其近视发病年龄更早,近视度数更高。目前,我国学龄期少年儿童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眼球壁的伸展性很大,眼肌和眼的光学部分调节能力较强,即使将视物(如书本的字)置于眼前7~8厘米处,眼睛也可施以极度的调节而看清。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自觉或不自觉养成了近距离用眼的习惯。
3、错误态度对各种治疗仪寄予希望
正确做法认真做眼保健操增加户外运动
近视可分为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轴性近视(真性近视)。两者区分很容易,只要通过充分的睫状肌麻痹,放松睫状肌痉挛,调节性近视就不显现,如果此时仍然存在近视,就是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放松睫状肌痉挛得到缓解。目前大多数近视治疗措施,例如近视治疗仪、近视治疗药物等,都是针对假性近视的。其实,通过自主向远方注视,对假性近视也可以起到放松调节的作用。
对真性近视,临床还没有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人尝试预防真性近视的发展。
相关研究主要包括:
低浓度阿托品点眼人眼视网膜上存在着丰富的M受体,对调控眼球的生长和眼轴延长起着重要作用。而阿托品正是M受体的阻断剂,可以阻断引起眼球生长和眼轴延长的信号传导,抑制近视发展。但是阿托品同时具有麻痹睫状肌、放松调节的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双光镜、渐进多焦眼镜采用看近看远不同的屈光度,主要机制也是放松近视时的调节状态。各国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性,效果不明确。
RGP(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研究显示,RGP可以显着抑制青少年近视眼的进展,可能有助于近视稳定。由于样本量小,还需要更多的相关研究支持最终结果。
机械性眼球塑型主要有后巩膜加固术和角膜塑型术(OK镜) 前者采用筋膜加固后巩膜,阻止近视眼的持续发展。后者通过对角膜的压迫塑型,改变角膜曲率,治疗近视。小样本报道治疗有效,但是由于存在相应的并发症和滥用现象,目前临床应用少。
为缓解我国学龄期少年儿童课业负担重的压力,国家公布了“防近”方案,学生每天保证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含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部目前已作出重大决策,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小学除语文、数学外,不得组织其他课程考试,每门课只准使用一本教科书,取消百分制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小眼镜”的出现。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朱文斌)
主任医师
北京华德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北京美尔目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