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眼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眼病 > 预防眼病

新兴的眼病多容易致盲?

举报/反馈
2010-12-08 00:15:0039健康网社区

  恐怕很多人都不相信,黄斑变性这种病二三十年前中国几乎没有,而现在已经成为50岁以上者失明的重要原因。

  “新兴”眼病越来越常见

  视网膜中心的黄斑负责视力和中心视野。通俗地说,眼睛如果是照相机,那么黄斑就是。黄斑变性是视网膜下增生了异常血管,出现液体渗漏或出血损坏了“胶片”,那当然“照相机”就什么也拍不下来了,即人就看不见东西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几乎没有这种疾病患者。但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了,黄斑变性患者在我国也越来越常见了。据调查,我国50岁~59岁者黄斑变性的发病率为3.66%~5.5%,60岁~69岁者发病率为6.04%~11.19%,70岁以上者发病率超过15%。黄斑变性已经成为“新兴”的常见病而且发病率还在继续增高。

  越想看什么就越看不清

  黄斑变性与年龄相关,所以该病全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人出现了视物模糊、视野中心区有黑点或斑块、视物变形等症状,进而导致阅读、看东西困难,甚至无法看清别人的面容,特别是越想看什么就越看不清,就是黄斑变性的表现。

  长寿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医疗水平可以使老年人身体保持健康,对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都有办法预防。但是,一些老年性的眼病却没有办法预防。黄斑变性就是这样的眼病。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这种病的知晓率仅为2%,远不如对白内障青光眼的知晓率。

  尽管,医生对黄斑变性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除年龄外,还有一些发病危险因素已得到证实,如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虹膜颜色浅、晶状体混浊或无晶状体、远视、吸烟、长期暴于蓝光或阳光下、类胡萝卜素摄入水平较低。此外,女性患病的可能性高于男性两倍。

  40岁后要定期做眼科检查

  黄斑变性是眼科界公认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法放射治疗、手术经瞳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和抗新生血管生长类药物治疗等方法。而注射光敏药物维替泊芬的光动力疗法,是近年来治疗黄斑变性的一个重要进展。这种创伤性很小的治疗,在门诊就可以进。治疗6个月后,38.7%的患者视力有较显著的增加,部分患者视网膜出血消失,大部分患者出血减少或稳定。

  但是,患者在视力受到严重损害前,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病才会有最好的治疗效果。因此,40岁至64岁的人群,应2年~4年进行1次常规眼科检查;65岁以上的人群,应1年~2年进行1次全套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底镜检查、荧光素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学断层扫描等。这样,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视力下降,并明确原因以便及时治疗。

  平时注意自我测试

  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甚至觉得物体扭曲变形,50岁后眼睛出现这些情况,一般人会认为是“人老眼花”而不在意。其实,这可能就是黄斑变性的早期征兆,如不及时治疗,有43%的患者1年内视力会严重下降,有62%的患者3年内会致盲!

  防治黄斑变性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经常用简单的方法自我测试:用手遮住一只眼,另一只眼注视远方景物,检查视力是否下降;再注视直线条的窗框,观察是否有窗框的线条变弯,并注意是否有窗户的方格变小、变形现象;还要注意眼前,有无黑影遮挡。大家在自我测试时,一旦发现有视力进行性下降,窗框的线条变弯、窗户的方格变形或变小、眼前出现黑影等异常情况时,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