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儿科资讯

小儿盗汗缺什么营养

举报/反馈
2023-08-05 18:35:4739健康网

小儿盗汗可能与缺钙、维生素D缺乏、锌缺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有关。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营养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但食物本身并不能直接治疗疾病。

1.缺钙

缺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进而引起出汗增多。此外,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若儿童长期缺钙,可能会导致佝偻病、骨质软化等疾病的发生,影响身高增长及骨骼健康。

2.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吸收的作用,当机体缺乏维生素D时会导致钙吸收不足,从而引起缺钙。缺钙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夜间出现盗汗的情况。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引发佝偻病或软骨病,表现为骨骼畸形、肌肉无力等症状。

3.锌缺乏

锌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对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锌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进而诱发盗汗现象。锌缺乏还会引起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等问题。严重锌缺乏可导致贫血、智力低下等后果。

4.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失调,此时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引起盗汗。患者可能出现心慌、胸闷、失眠多梦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加速新陈代谢,包括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增强,因此会引起出汗增多的现象。甲亢患者常伴有体重减轻、焦虑不安、心动过速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针对小儿盗汗的症状,建议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缺钙或其他矿物质缺乏。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钙、维生素D和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有助于改善症状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