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历史源流可以追溯至古代,其治疗措施包括推拿疗法、穴位贴敷、中药外敷、针灸疗法、艾灸疗法等。
1.推拿疗法
通过特定手法按摩腹部及穴位如脾经、胃经等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腹泻症状。适用于轻至中度小儿泄泻。在实施时需考虑患儿年龄、体质差异等因素以调整手法力度。
2.穴位贴敷
选取特定穴位如天枢穴、足三里穴等,并将具有健脾胃功效的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相应穴位上。此方法主要用于辅助治疗长期反复发作的小儿慢性泄泻。使用前应确保患儿对所选草药不过敏。
3.中药外敷
选择适量具有收敛止泻作用的中药材,如黄连、苍术等,煎煮取汁后待凉敷于肚脐部位。主要针对急性期的小儿泄泻。外敷时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反应,避免过敏或刺激。
4.针灸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在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处进行针刺或电针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止泻目的。针灸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泄泻。须由专业医生操作,并注意预防感染。
5.艾灸疗法
选用神阙、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利用温热作用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腹泻症状。对于感受寒邪所致之小儿泄泻尤为适宜。施灸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防烫伤。
在使用上述传统中医疗法时,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同时,若泄泻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中医儿科
主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