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儿科资讯

淤胆型肝炎是什么意思

举报/反馈
2023-08-15 21:04:3739健康网

淤胆型肝炎是指肝炎导致胆汁在肝脏内的积聚和胆道流出受阻的一种疾病。

淤胆型肝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肝细胞内胆汁淤积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这些因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毒性作用等,它们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进而引起胆汁淤积。患者可能经历黄疸、瘙痒、疲劳等症状。由于胆红素积累,会出现皮肤和眼白发黄;胆盐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会引起瘙痒;持续的肝功能损害会导致乏力感。

诊断淤胆型肝炎通常需要进行血清生化检测,包括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以及胆红素水平增高。此外,医生还可能会建议做超声波检查来评估肝脏结构是否异常。针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例如,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则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可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如果是酒精性肝炎,则需戒酒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接受规范化治疗。

患者应避免摄入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和饮料,如高脂肪食物和酒精。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是管理淤胆型肝炎的关键。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