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脐风是什么意思

小儿脐风是指新生儿出生后4-7天出现脐部发红、肿胀、渗液或流脓,并伴有发热、啼哭不止等症状,通常是由脐带未愈合导致的感染所致。

小儿脐风是什么意思

小儿脐风多发生在新生儿期,由于断脐时处理不当或脐带残端护理不周所引起的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入侵脐部,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典型表现为脐部红肿、疼痛、渗出物增多并有臭味,有时可形成小脓疱或溃疡。患儿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状。

针对小儿脐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细菌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种类。此外,还需观察脐部是否有红肿、渗出等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重症病例可能需要静脉输液支持。同时需保持脐部干燥清洁,避免过度摩擦以防继发感染

家长应密切监测孩子的病情变化,定期清理脐部,确保其干燥清洁,以促进伤口愈合。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处方外用药膏辅助治疗。

2024-08-16 11:33:22浏览6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风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以及用药
小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1、病因不同风寒感冒通常是受到风寒之邪侵袭引起的,比如在寒冷的季节没有做好保暖工作,导致身体受到寒气入侵。风热感冒通常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2、症状不同风寒感冒患儿通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舌苔薄白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怕冷、发热较轻、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风热感冒患儿通常会出现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咽喉肿痛等症状。3、治疗方式不同风寒感冒的患儿可以遵医嘱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风热感冒的患儿可以遵医嘱服用小儿感冒颗粒、银翘解毒丸等药物进行治疗。4、注意事项不同风寒感冒的患儿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再次受凉,同时也要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风热感冒的患儿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5、预后不同风寒感冒的患儿通常预后比较良好,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而风热感冒的患儿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预后通常比较差。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家长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用药,避免自行选择药物。患儿在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如果患儿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有哪些穴位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可以通过风池穴、合谷穴、大椎穴、曲池穴、开天门等穴位辅助缓解不适。风热感冒是由于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引起的一种感冒。小儿患风热感冒后,通常可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鼻塞、流黄涕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推拿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1、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属于足少阳胆经,此穴位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2、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通经活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3、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具有解表清热、镇静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惊吓等症状。 4、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5、开天门 开天门是小儿推拿的基础穴位之一,在推拿时,需要将拇指指腹放在天门穴上,力度适中,以局部皮肤发红、有酸胀感为宜。 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小儿的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