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可能表现为腹泻、呕吐、腹胀、发热、脱水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1.腹泻
腹泻通常由感染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病因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使水分和电解质失去平衡而引发。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加且粪便变稀薄,严重时可伴随黏液或血丝。
2.呕吐
当胃肠道受到刺激或损伤时,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反射,以试图清除有害物质。呕吐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点,但常见于进食后,呕吐物可能包含食物残渣、胆汁或血液。
3.腹胀
腹胀可能是由于过多气体积聚在肠道内,这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细菌过度生长或吞咽空气有关。腹胀的感觉通常集中在下腹部,伴随着不适感或疼痛。
4.发热
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感染性肠炎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活跃,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进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出汗增多和食欲减退。
5.脱水
腹泻引起的水分丢失过快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引起脱水的发生。脱水征象包括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和嗜睡。
针对上述症状,可以进行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等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对于感染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孩子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确保其得到足够的休息,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