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婴儿得鹅口疮时,母乳喂养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可采取制霉菌素、氟康唑、益生菌疗法、口腔护理、维生素补充等方式进行治疗。
1.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通过竞争性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鹅口疮的目的。对于单纯鹅口疮且无其他并发症者,可考虑使用制霉菌素。需监测患儿是否有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
2.氟康唑
氟康唑能够干扰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起到抗真菌的作用。当鹅口疮由念珠菌引起时,氟康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儿年龄调整剂量。
3.益生菌疗法
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间接对抗致病微生物。对于轻度鹅口疮伴有消化系统异常者有益生菌治疗指征。选择合适产品按说明书规定剂量服用。
4.口腔护理
定期清洁宝宝的口腔可以减少细菌数量,促进伤口愈合。每天至少两次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是必要的。应特别注意软硬组织交界处及牙龈边缘。
5.维生素补充
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损,增加感染风险,适当补充可以改善症状。对于营养不良引起的鹅口疮患者,可通过口服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非处方药片来辅助治疗。
在母乳喂养期间发现鹅口疮,应立即就医以确定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相应处理。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母婴健康。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小儿科
主任医师
沈阳市妇儿医疗保健中心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