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儿科资讯

小儿麻痹早期症状鉴别诊断

举报/反馈
2023-12-15 02:34:4939健康网

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弛缓性瘫痪等。弛缓性瘫痪又分为弛缓性弛缓型、肌注反射亢进型、肌张力低下型及混合型。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类型瘫痪:脑型瘫痪见于病程第2-4周;截瘫型瘫痪见于急性期或恢复期;周围神经瘫痪常见于急性期。

一、弛缓性弛缓型

1.特点为双下肢进行性弛缓性瘫痪,无痉挛性成分,腱反射消失,无感觉障碍,也无运动区支配区的体征。

2.检查可见跟腱反射存在,而膝腱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主要在下运动神经元,脊髓被损害节段以下所有肌群均呈弛缓性瘫痪。

二、肌注反射亢进型

1.特点为瘫痪肢体肌肉内注射后,相应关节位置处肌群发生痉挛性收缩,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钟不等,随后又再松弛。

2.检查可见腱反射亢进,如霍夫曼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等。

3.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位于锥体束,被损害节段以下的肌群有痉挛性成分。

三、肌张力低下型

1.特点为瘫痪较轻,肌张力低下,腱反射迟钝或消失,无感觉障碍,也无运动区支配区的体征。

2.检查可见腱反射明显减退或消失,踝反射最弱,跟腱反射尚存在。

3.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在大脑皮层广泛分布,被损害节段以下各肌群处于弛缓状态。

四、混合型

上述三种类型的特征兼具,但以其中一种为主,并非同时并存。

当患儿出现以上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