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婴儿鹅口疮的诊断需结合口腔黏膜白色绒毛状或点状白斑、啼哭不安、哺乳困难、口腔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如真菌培养可发现白色念珠菌。
1.口腔黏膜白色绒毛状或点状白斑
口腔黏膜白色绒毛状或点状白斑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这些真菌通常存在于口腔中,在某些情况下会过度生长形成白斑。这些白斑通常出现在舌头、颊部内侧和上颚等处。
2.啼哭不安
啼哭不安可能由鹅口疮导致口腔疼痛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其他不适如奶疹、尿布疹等。啼哭通常发生在口腔内部,尤其是在喂食时。
3.哺乳困难
当念珠菌大量繁殖时,会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会影响宝宝吃奶,使其感到不舒服而拒绝进食。哺乳困难的症状通常会在新生儿期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口腔较小且更敏感。
4.口腔疼痛
口腔疼痛是由于念珠菌在口腔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孢子和菌丝体,刺激口腔黏膜所引起的。口腔疼痛主要集中在口腔内的各个部位,包括舌头、牙龈、颊粘膜等。
5.食欲减退
鹅口疮会引起口腔疼痛,导致宝宝不愿意进食,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消化功能,进一步降低食欲。食欲减退的表现为宝宝对平常喜欢的食物兴趣减少,甚至厌恶进食。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比如血常规、唾液培养以及真菌涂片检测。对于确诊为鹅口疮的孩子,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剂、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的口腔卫生,避免使用含有糖分高的食物和饮料,以减少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主任医师
沈阳市妇儿医疗保健中心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中医儿科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