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儿科资讯

属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

举报/反馈
2023-08-30 02:05:3539健康网

属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疾病包括皮疹、发热、关节炎、血小板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某种特定的疾病,建议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皮疹

当机体受到某种致敏原刺激时,会激发免疫应答产生IgE抗体,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皮肤平滑肌细胞上的H1受体,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皮疹通常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四肢伸侧较为常见。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样病变。

2.发热

由于机体受到过敏原刺激后,会产生大量的组胺和其他炎症因子,这些物质能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可能伴有头痛、乏力等症状,体温上升速度较快,常超过38℃。

3.关节炎

当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炎症反应时,会导致软骨下骨板发生无菌性坏死,进而诱发关节炎的发生。关节炎可累及全身各处关节,包括肩、膝、腕等,典型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

4.血小板减少

当机体处于过敏状态时,巨噬细胞被激活并吞噬血液中的血小板,这使得血小板数量下降。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当机体遭受过敏原刺激时,体内会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此时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等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和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显著增高,常超过20%。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常规以及特定过敏原检测。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重症情况下可能需要皮质类固醇治疗。患者应注意避免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充足的休息,以支持免疫系统的健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