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包括心悸、呼吸急促、发绀、生长迟缓和活动耐力差,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尽快就医以评估心脏状况。

1.心悸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时心脏结构异常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脏负荷增加,此时需要更多的氧气来满足身体的需求。为了获取更多氧气,心脏会加快跳动频率,从而引起心悸。心悸通常发生在胸腔内,但也可能伴有全身不适感。
2.呼吸急促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导致肺部充血和水肿,影响了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使得机体缺氧,进而引发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的现象。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呼吸系统,但也可以伴随其他器官的不适,如胸部紧迫感或喉咙干痒等。
3.发绀
当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多时,就会出现皮肤黏膜青紫的情况,即发绀现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血液滞留在体内,其中的含氧量降低,未经过充分氧合的血液返回到身体各处,引起发绀。发绀通常最先表现在手指末端、耳垂等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
4.生长迟缓
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脑细胞发育受到抑制,进而影响身高增长和其他生理发育。生长迟缓可能伴随着身材矮小、头围偏小等情况。
5.活动耐力差
如果先天性心脏病病情严重,会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每次射血量减少,此时机体供血不足,所以会出现活动耐力差的现象。这种情况多见于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日常活动中容易感到疲劳不堪。
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症状,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等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地高辛片、卡托普利片等,以及手术矫正,例如经皮导管介入术或开胸直视手术。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保持规律的运动,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并定期监测孩子的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