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麻醉期间喉痉挛可采取气管插管、静脉注射、吸入性麻醉剂、肌肉松弛剂、支气管扩张剂等方法进行处理。
1.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通过将导管插入患者的气道来提供人工通气,并可防止因喉痉挛引起的窒息。在小儿麻醉中通常使用细直径的导管以减少刺激。此措施适用于需要紧急控制呼吸但无法自主维持的情况,如术前有呼吸道梗阻风险者。
2.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一种快速给药途径,可以迅速给予镇静剂以缓解小儿的紧张和不适感。例如,可通过静脉注射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药物来达到目的。当患儿存在严重焦虑或需快速控制症状时,静脉注射是最合适的方案。
3.吸入性麻醉剂

吸入性麻醉剂通过使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产生全身麻醉效果,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常用的吸入性麻醉剂包括氟烷、异氟醚等。对于需要进行口腔或咽喉手术的小儿患者,吸入性麻醉提供了局部深度镇静的效果。
4.肌肉松弛剂
肌肉松弛剂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导至肌肉,从而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代表药品为琥珀胆碱。如果预期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特定部位的操作,且希望减少患儿的运动反应,则可考虑使用肌肉松弛剂。
5.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放松平滑肌细胞上的β受体,使支气管扩张,增加通气量。常用支气管扩张剂包括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对于存在哮喘或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史的患儿,在麻醉前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有助于预防术后可能出现的呼吸困难。
在实施上述治疗措施之前,应评估患儿是否存在过敏史及相关禁忌证,并密切监测用药后的反应。麻醉期间,应备好急救设备,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患儿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