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是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常可在刚出生的新生儿中分离到。虽然大多数婴儿是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但有些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疾病,并留有严重的永久性后遗症。

  对巨细胞病毒传播途径和对胎儿的危险性的认识尚有许多问题,例如,不清楚为何妇女感染巨细胞病毒时能安全受孕。由于对胎儿的危险性很难评估,因此母亲在怀孕时发生原发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应去就诊。许多权威人士不提倡对健康妇女在怀孕前或怀孕时常规作巨细胞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病因学,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巨细胞病毒(CMV)是属于疱疹病毒属的一种DNA病毒,因组织切片上可见特征性的细胞核内和胞浆内含有包涵体的大细胞而得名。尽管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分析病毒DNA可以分离出不同株的CMV,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因此仅一种血清型CMV被认定。和其他疱疹病毒一样,CMV可以潜伏和再激活。CMV可以在不同的部位分离到,包括唾液,尿,乳汁,精液,宫颈分泌物,羊水和血棕黄层。早期获得CMV感染显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低下的社会经济状况,高母乳喂养率,与其他儿童接触多(如日托中心)。巨细胞病毒也可以通过性传播。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为所有活产婴儿的0。2%~2。2%,一般认为由原发或复发的母亲CMV感染通过胎盘传播。原发性感染的母亲特别是妊娠前半段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发病。在美国一些中上社会经济状况阶层,50%的年轻妇女缺乏CMV抗体,而使她们成为原发性感染的易感者。

  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宫颈分泌物,乳汁或血制品而获得。一般认为母亲的抗体有保护性,这些足月新生儿中的大多数是无症状的或接触病毒后未被感染。相反,缺乏抗CMV抗体的早产儿在接触CMV血清学阳性血后,会发生严重病变。CMV血清学阴性母亲所生的早产儿在输注了CMV阳性的血液后,会发生严重感染或死亡。应努力作到仅给这些婴儿输注CMV阴性的血液或成分血。

  症状和体征

  许多怀孕妇女感染时是无症状的,但一些人可发生单核细胞增多样疾病。大约10%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在出生时有症状,表现包括宫内发育迟缓,未成熟,小头畸形,黄疸,皮肤瘀点,肝脾肿大,脑室周围钙化,脉络膜视网膜炎肺炎。生后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婴儿可发生肺炎,肝脾肿大,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

  诊断

  实验室诊断巨细胞病毒是通过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

  母亲原发性感染的诊断大多数通过血清学检查而不是病毒培养。病毒培养阳性可能由于病毒的重新激活产生。血清学特异性CMV滴度由阴性转为阳性强烈提示感染。CMV特异性IgG水平在急性期较恢复期高出4倍或更多,以及由可靠的实验室在检测时发现CMV特异性IgM水平升高均提示新的获得性感染。但是需谨慎地看待结果,因为IgM可在CMV再激活时产生,或持续存在了一段时间,或在原发性感染时没能测到。IgG水平的测定通过补体结合,免疫荧光,间接血凝法,放射免疫分析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IgM水平最可靠的测定方法是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新生儿中病毒培养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培养标本在接种至纤维母细胞前应冷冻保存。生后2周内从尿或其他体液中分离到病毒,可诊断为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周后培养阳性可提示围产期或先天性感染。这两种类型感染后的新生儿可携带CMV数年。

  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肝功能检查可能也有帮助,同时应对新生儿头部作放射学检查和眼科检查。

  有症状的先天性CMV感染必须与其他的先天性感染相鉴别,包括弓形虫,风疹,单纯疱疹和梅毒

  有症状新生儿的死亡率达30%,70%~90%的存活者中有一定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包括听力丧失,智能落后和视力障碍。另外,10%的无症状婴儿最终也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因为听力缺损令人担忧,因此须在新生儿期后进行密切监测。

  预防和治疗

  虽然CMV普遍存在且常常重新激活,无免疫力的妊娠妇女能够限制自己对病毒的接触。例如,日托中心CMV感染很普遍,孕妇在接触这些儿童的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彻底洗净双手。

  给早产儿输注来自CMV血清学阴性献血者的血制品,或经过处理的非感染性血制品,可避免输血相关的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抗巨细胞病毒的疫苗的开发正在研究中。

  对先天性或围产期CMV毒感染无特殊治疗。更昔洛韦显示可减少先天性CMV感染婴儿的病毒携带。但治疗停止时,病毒携带又开始。因此更昔洛韦的作用在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中尚不肯定。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09-10 08:48:00浏览1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怀孕3个月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怀孕3个月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免疫力低下、不注意个人卫生、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触、不注意自身防护、医源性感染等原因所导致的,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免疫力低下 如果孕妇的自身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也会出现疲劳乏力、肌肉酸痛等不适现象。建议孕妇多卧床休息进行改善,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2、不注意个人卫生 如果在怀孕期间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可能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概率,也会诱发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情况。建议孕妇定期使用温水进行冲洗,也要定期更换衣物,保持身体的清洁。 3、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如果孕妇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触,可能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概率,从而诱发上述情况。建议孕妇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也要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4、不注意自身防护 如果孕妇不注意自身防护,身体受到了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但是未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也有可能会使疾病进一步加重。建议孕妇定期去医院进行产检,及时关注腹中胎儿的身体发育情况。 5、医源性感染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经常进行输血治疗,此时可能会在不当注射时,导致孕妇受到巨细胞病毒感染。 孕妇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产检,及时关注腹中胎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眼睛的影响有哪些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会对眼睛造成视力下降、视网膜炎、视神经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脱落等影响。1、视力下降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当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能会导致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视力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等进行滴眼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2、视网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出现炎症反应,引起视网膜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眼底检查、视网膜电图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3、视神经炎如果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视神经发生炎症反应,引起视神经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4、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指葡萄膜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感染、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5、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出现分离,可能与视网膜变性、眼部外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黑影飘动等症状。必要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激光手术、冷冻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的情况。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检查出来
巨细胞病毒感染一般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等方式检查出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通过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数量,判断身体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的情况。如果血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的情况,可能是患有巨细胞病毒感染。 2、病毒分离培养 病毒分离培养是通过血清、体液等方法,从患者体内提取组织细胞,进行组织细胞中的培养,并进行病毒的鉴定,是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3、抗原检测 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是通过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的抗原水平,判断是否感染巨细胞病毒。如果抗原检测呈阳性,则说明体内有巨细胞病毒感染。 4、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检测巨细胞病毒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连接反应链的多种DNA片段,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巨细胞病毒。 5、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 巨细胞病毒IgG抗体阳性,表示患者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现已自愈。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表示患者当前感染巨细胞病毒,需要进行治疗。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阴性,则表示患者没有感染巨细胞病毒。 如果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更昔洛韦胶囊、阿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感染。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巨细胞病毒感染七大特征是什么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七大特征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通常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征有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损害、肝功能损害等。 1、皮疹 巨细胞病毒可能会对皮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出现皮疹,通常表现为斑丘疹、结痂性皮疹等。 2、发热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患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可达39°C,持续2至3周。 3、淋巴结肿大 患者在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炎症,从而刺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通常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4、神经系统损害 如果患者的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容易出现头痛、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症状。 5、肝功能损害 如果巨细胞病毒在肝脏内大量繁殖,这可能会导致肝细胞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胶囊、盐酸伐昔洛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并且体温超过了38.5°C,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公共物品,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