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急性阑尾炎 处理迟疑后果重

  一、家长应该了解的常识:

  事实上,阑尾是人体内退化的个残余管状器官其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大肠相通。五岁以下婴幼儿的阑尾呈漏斗状,基底部较大,所以患阑尾炎的机会相对较少。到了学龄期以后,儿童的阑尾往往呈管状一旦发生梗阻,就容易发生阑尾炎。

  导致儿童阑尾腔梗阻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当呼吸道或胃肠道出现炎症时,阑尾壁内的淋巴滤泡会增生肿大,阻塞阑尾腔;或是粪便和阑尾黏膜分泌物滞留于阑尾腔内,水分被吸收而形成粪石造成阻塞;个别也可能是果核、小豆等异物或蛔虫等寄生虫引起阑尾腔梗阻。

  一旦阑尾腔梗阻,腔内分泌物滞留,就会引起阑尾发炎、肿胀。由于儿童的组织较为娇嫩,加上其阑尾动脉较细,一旦发生炎症、肿胀,很容易造成阑尾壁淤血、缺血比成人更容易发生阑尾坏死、穿孔。正是这些解剖特点和影响因素,使儿童阑尾炎成为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约占小儿外科急诊手术的2/3。

急性阑尾炎 处理迟疑后果重


  二、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

  儿童阑尾炎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发热三大症状,但每个患儿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腹痛是首先出现的,婴幼儿由于不善于表达只会不停地哭闹,在整个腹部乱抓乱摸。稍大的孩子已能讲述,疼痛开始时位于肚脐周围,以后逐渐固定于右下腹。由于阑尾炎大多伴有阑尾腔梗阻,所以这种腹痛往往是一阵阵的并越来越剧烈。大多数患儿都有呕吐、恶心,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来自肠系膜根部的交感神经,当阑尾发生炎症时,会刺激神经引起胃肠道症状,因此有时会被误诊为胃肠炎或肠痉挛。儿童阑尾炎早期往往没有发热,只是在炎症较为明显时才有38℃左右的发热,但当阑尾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可出现39℃以上的高热。

  确实,急性阑尾炎至今尚无较为权威或肯定的辅助诊断手段,但外科医生的体检,也就是阿伟说的“摸摸肚子”却大有学问。急性阑尾炎的压痛点往往十分固定,多位于右下腹的那个“麦氏点”。婴幼儿虽然不能很好合作和正确述说,但医生触及这个压痛点时孩子有痛苦表情,尤其是医生的手压向腹部深处后迅速抬起时孩子的哭吵、呻吟更甚,都是诊断阑尾炎十分重要的依据。当然,化验血常规时白细胞升高、慢性阑尾炎或有阑尾包块时的B超检查以及肛诊检查等,对某些特殊的阑尾炎诊断也有很大帮助。

  三、该手术时莫迟疑

  现代医学强调旦确诊急性阑尾炎,应该早期手术切除同尾。尤其是儿童阑尾炎,由于阑尾壁较薄、动脉较细,住住在十几甚至几小时内,就可以由单纯性阑尾炎转变为化脓性阑尾炎随即发生坏疽,导致阑尾穿孔。由于儿童大网膜较短,不能很好地将发生炎症的阑尾包裹、局限,一旦发生阑尾穿孔,阑尾腔内的大脓液和肠内容物就会从破溃口流入腹腔,极易扩散成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因此,儿童阑尾炎原则上不进行保守治疗,如果该动刀时迟疑不决、耽误治疗,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四、并发症并非耸人听闻

  实际上,阑尾手术后发生并发症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呼吸道感染等轻度并发症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3%~5%。其中最常见的为切口感染、盆腔或膈下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切口感染,是指在切除感染化脓的同尾过程中,切口处发生了感染。盆腔或膈下脓肿的发生,是因为化脓性阑尾炎,尤其是穿孔性阑尾炎,其脓液会进入腹腔内;在阑尾切除后,大多数脓液在抗生素治疗和自身抵抗力的作用下被腹膜吸收,但也有个别情况下脓液聚集成脓肿,脓肿最易在平卧位时腹腔的最低部位——盆腔或膈下形成。粘连性肠梗阻,则是由于阑尾切除术后原本光滑的腹膜和器官浆膜变得毛糙,加上化脓和穿孔的脓液吸收后形成的纤维素样物,手术后极易形成肠粘连,甚至发生肠梗阻。另外由于手术后儿童抵抗力下降,加上医院里其他患儿和家属间的交叉感染,手术后会并发呼吸道感染、胃肠炎、麻疹等。

  为了预防这些术后并发症,家长应该配合医生,鼓励患儿手术后早期起床活动,以减少脓肿和肠粘连的发生。另外,应积极做好患儿自身的清洁卫生,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机会。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08-24 08:29:00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