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避免用错药5大原则

  小儿用药的剂量都经过特殊调整,随着他们的年龄与体重而有不同的服药剂量及频率,所以个别差异性较大,因此若家中有许多人同时生病吃药时,非常容易混淆与错服。为避免用错药的危险情况发生,可遵照以下原则:

  1、 在医院诊所都有“三读五对”(“三读”是取药时要一读药名,抽取或分装药物时要二读,对病人注射或给予服用时要三读;“五对”是剂量对、途径对、时间对、病患对及药物对。)的方式来审核送出去的药物,爸妈们可以参考使用。

  首先药袋上的姓名一定要跟病人符合,药袋内的药品名称与药袋上显示的药名相符,再阅读药袋上指示的使用剂量与频率,确定没有错误了,再给宝宝使用。

  2、 药物给完记得收好,最好在集中且固定的位置上,才不会忘记。

  3、 装药的袋子千万不要乱丢,要留着参考。

  4、 任何药物都一定要放在婴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5、 若服药后出现吐药的现象,如果是10分钟以内,可以再补服;若已超过10分钟,则药品应已吸收,不必再补服。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08-24 07:59:00浏览20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1、心肌炎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时可引起患者发绀,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进入易感阶段,此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极容易合并细菌性或病毒性心肌炎。此外,心肌炎多指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心肌细胞或自身免疫、外界理化条件等因素,引起心肌细胞发生变性甚至坏死,进而发生心功能异常。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治疗。 2、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心脏结构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在患儿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者其他的先天结构异常的时候,心脏正常供血可能受到影响,心电活动因此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到医院,具体评估先心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手术矫正。药物治疗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 3、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时期心脏出现畸形,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所致。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影响正常供血功能,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引起心力衰竭。一些复杂的先心病,像法洛氏四联征,有多种心脏缺损同时存在,出现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则更大。生活中的部分因素也有进一步加大心力衰竭发生的可能性,包括过度劳累、体内的感染等。临床治疗上可选用噻嗪类药物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通过增加排尿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什么才是关键
临床上没有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的说法。但通常情况下,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定期检测等措施较为重要。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药物,例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并咨询医生后再服用。2.饮食调整: 饮食管理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环节。建议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3.运动疗法: 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有散步、慢跑、游泳等。但需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引发低血糖反应。4.生活方式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包括平衡饮食、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5.定期监测: 定期检测血糖值可以帮助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通常情况下,每天至少要测量一次空腹血糖和饭后两小时血糖。如果发现血糖异常波动,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需要注意,具体治疗方法还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因此建议患者不要盲目自行用药或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治疗,而是要尽快就医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意见进行规范治疗。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脚底脱皮是糖尿病并发症吗
脚底脱皮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但也可能是皮肤过于干燥、湿疹、足癣、汗疱疹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从而引起脚底脱皮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2、皮肤过于干燥如果患者脚底皮肤过于干燥,可能会导致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受损,从而出现脱皮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涂抹温和无刺激的护肤霜进行改善。3、湿疹湿疹主要是由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皮肤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治疗。4、足癣足癣主要是由于皮肤癣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脱皮、开裂、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5、汗疱疹汗疱疹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病灶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皮肤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剧烈瘙痒的水疱,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皮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水杨酸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潜在并发症有什么
糖尿病的潜在并发症一般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情况,可能与感染、胰岛素使用不规范、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门冬胰岛素、谷赖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日常注意饮食搭配,少食含糖量高的食物。2、高渗性昏迷高渗性昏迷是指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过高,引起脑细胞脱水的一种疾病,可能与严重脱水、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胃肠道补液的方式进行治疗。3、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可能与遗传、环境、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4、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是指糖尿病导致的眼部并发症,可能与遗传、环境、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进行滴眼治疗。5、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周围神经系统出现的一系列病变,可能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能发生什么并发症
糖尿病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并发症。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持续较高的血糖水平可促进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其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受损,引起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黄斑。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卵磷脂络合碘片等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平时可以适当地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燕麦、荞麦、芹菜等,能够辅助降低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概率。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值过高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降低肾小球的过滤功能,从而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尿量异常、尿中有泡沫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治疗。患者平时还应注意控制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以免加重肾脏负担。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慌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盐酸维拉帕米片等药物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除此之外,糖尿病还可能发生糖尿病性心肌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综上所述,若糖尿病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前往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艾滋病并发症六大症状是什么,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艾滋病并发症六大症状是什么这种说法不准确。患者通常会出现感染、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等并发症,患者可以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感染 艾滋病是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入侵引起的,为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功能会逐渐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如果受到细菌感染,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进行治疗,如果受到病毒感染,可遵医嘱使用伐昔洛韦胶囊、更西洛韦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 2、营养不良 艾滋病发作时会出现持续性身体发热、长期腹泻等情况,会使体内消耗过多,同时患者也会出现食欲减退,长期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患者可以改变饮食习惯,少量多餐摄入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橙子、猕猴桃、牛奶等。病症比较严重时,可以遵医嘱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业的方式进行改善。 3、恶性肿瘤 如果艾滋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会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崩溃,从而诱发恶性肿瘤。患者可去正规医院,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病灶,也可以通过放射治疗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除此之外,艾滋病也可能会导致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