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幼童当心中耳积液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对6,872名儿童进行研究后,公布一项新发现:有21。6%的2至3岁儿童存在中耳积液——平均不到5人之中即有一人“中招”,4至5岁及6至7岁儿童的存在率则分别为7。1%及5。2%。

  结果了显示儿童年纪愈小,存在中耳积液的机会愈高,而严重的中耳积液会导致弱听、听骨及鼓膜硬化,甚至听力永久损失成为“聋儿”,这将阻碍儿童的语言、学业和社交发展!事实上,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没有中耳积液的儿童中,有85%的人听力正常,但存在中耳积液的儿童,只有50%的人达到正常水平 。

  中耳积液是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当耳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阻塞,患者的分泌物不能透过耳腔流至鼻腔排出,而是停留在中耳腔内,便形成中耳积液。急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主要是因为小儿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平直,且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这会引起耳咽管炎症,当细菌再一步进入中耳,就出现了中耳炎。另外小儿饮食时易发生呛咳、呕吐,食物也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而产生炎症。

  急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发烧、耳痛等病征,但语言能力不足的小儿只能以挠耳或摆头哭闹等方式来表达,有的家长疏忽未能为其及时救治,或急性期的抗生素治疗不彻底,就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可能不再有耳痛的症状,但这对于小儿更危险,因为在大人更不易发觉的情况下,它常伴随着的中耳积液可能对听力造成巨大危害——虽然八成患病的儿童可自行痊愈,但部份患儿会持续患病,少数患儿会因病导致轻度至中度听力受损,严重的会破坏中耳结构,令听骨连同鼓膜硬化失去对声波的反应力,造成听力永久损失。

  本网医生提醒:家长应提高警觉去留意子女的听觉,如果孩子经常对喊话告诉不回应,不要光顾着以为他们“喊不理、教不听”而生气,还要考虑可能是他们耳朵出现了毛病。当孩子出现持续敏感、鼻塞、患扁桃腺炎及急性中耳炎等情况后,日后出现中耳积液的风险较高,对于上述病况应尽快求诊,并应随时测查听力情况。此外,对于无口头表达能力的幼儿出现挠耳或晃头哭闹时,要特别留意请医生为其检查耳部。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08-22 08:36:00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郭雪松
精选
郭雪松副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去咨询
擅长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构音障碍、癫痫、抽搐症、注意力不集中、脑发育迟缓、生长发育迟缓、孤独症、精神发育迟缓、感统训练、矮小症、增高、骨龄分析、智力障碍、遗尿症、性早熟、脑瘫、学习困难、儿童焦虑抑郁厌学心理疾病等。
于淑杰
精选
于淑杰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去咨询
擅长儿童抽动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自闭症、孤独症、智力迟缓、癫痫、脑瘫、遗尿症、性早熟、矮小增高、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心理障碍、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尤其在儿童神经发育,生长发育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怀宁
精选
李怀宁主任医师儿科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去咨询
擅长小儿孤独症、语言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儿童癫痫、脑瘫、感统发育、发育迟缓、自闭症、矮小症、性早熟、智力低下、遗尿症、增高、构音障碍、青少年焦虑抑郁、情感障碍、心理障碍疏导、学习困难、厌学等多项治疗,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 在儿童行为发育、生长发育、心理发育综合评估及康复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儿科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如果耳膜破了听力当时就会受损吗
耳膜破了通常是指耳膜穿孔,耳膜穿孔后听力当时可能不会受损,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而且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在耳膜穿孔后,由于外耳道与中耳的屏障被打通,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声音传导障碍。然而,声音的传导除了耳膜外,还与外耳道的通畅、听骨链的连续以及内耳功能正常等多个因素有关。另外,声音也可以通过颅骨的骨传导进行传导,所以即使耳膜穿孔,骨传导仍然存在,可以产生一定的气导听力,因此,耳膜穿孔后听力当时可能不会受损。但如果患者耳膜穿孔的情况比较严重,并且伴有耳鸣、耳闷、头晕等不适的症状,且耳膜穿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听力,导致听力受损。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比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促进疾病康复。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吃错药头晕全身无力怎么办
吃错药头晕全身无力,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进行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多考虑跟药物的副作用有关,也有可能是低血糖、过度劳累、合并缺铁性贫血、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1、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属于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类型,可能会导致脑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停止用药,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病情持续发展。2、低血糖低血糖可能跟不注意饮食有关,也有可能是长时间禁食导致的,如果在此期间吃错药,容易出现心慌心悸、全身乏力等症状。此时需要适当的吃糖果,也可以适当的喝红糖水,补充体内所需要的糖分。3、过度劳累若患者用药期间长时间做重体力劳动,不注意休息,可能会导致机体过度劳累,引起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出现肢体无力、头晕等症状。患者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通过推拿、按摩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另外,还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缓解。4、合并缺铁性贫血体内铁元素生成不足,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若用药期间出现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也会出现头脑昏沉、肢体酸软无力等症状,还可能伴有面色发白、手脚冰凉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亚铁糖浆、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等药物治疗。此外,还可以适量食用猪血、猪肝等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铁元素,改善上述不适症状。5、脑供血不足如果患者长时间的吃抗凝血的药物或者长时间的吃抗精神病的药物,可能会导致脑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头晕头痛、浑身乏力的症状。此时需要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长时间用药,也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另外如果服药后不适症状较轻,一般不需要做处理,停药后经过休息即可自行消失。如果症状较重,应该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多喝水,加速体内毒素的代谢,并且注意多休息,也可以得到一定缓解。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