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理科

你会“放养”孩子吗?

举报/反馈
2009-03-06 08:10:0039健康网社区

  我们知道所谓放养,就是让动物离开人类的掌握,脱离家庭养护、圈养,回归到大自然中,让它们更具有本质的生存状态。

  而放养教育,就是尽量让孩子们能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一点的地方进行感性及理性的练习及指导。

  在组织放养教育过程中,要有激励、有制约、有示范、有提示。

  1、激励

  孩子进行活动时,给些正面准确的鼓励,让他们的行为得到正确取向的信号,这是认识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认定教育。认定教育是人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认定的好坏,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行为取向,甚至可以决定孩子们一生的命运。

  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认定时,不要急于一个硬性结论。应该可以让孩子们从结论里面进行选择和思考。

  2、有制约

  要对危险的状态进行制约,出现危险状态时,制约、制止都是必要的,孩子们年龄小自制能力差,他们需要一定的看护,甚至是保护状态都是可以的。

  在活动中制约危险行为时,不能惊吓孩子,要在无声的状态下,完成对孩子的行为制约及保护。

  3、有示范

  是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操作等不规范的时候,老师及家长要给孩子们做示范。示范的次数、快慢不能千篇一律,看孩子的接受能力而定,如果老师及家长做示范时,一定要准确规范。

  4、有提示

  在孩子们的活动中,要不断给他们具体、有效、细节的提示,但前提是自己看法必须准确。

  此外,在组织放养教育过程中,不能有硬性规定,比如规定孩子必须达到什么目标等等,而是要尊重孩子的自身现有水平,让他们在无序行为中达到微小的目标。

(实习编辑:黄秀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