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伤孩子听力“六祸首”

  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有近200万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儿童约占50%,看来听力保健也得从娃娃抓起。以下6种因素是儿童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家长应予以充分重视。

  掏耳 当孩子叫嚷耳朵痒时,有些父母会信手取来发夹、短木棒、毛线针等物,甚至直接用纤长的手指甲,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掏挖。这时,只要稍有疏忽或不慎被他人碰撞,极容易戳破孩子耳道深处的薄薄的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不仅引起耳痛、出血,而且还使外耳与中耳腔直接相通,细菌也就乘虚而入,引起感染,要知道鼓膜参与声音传导,若鼓膜穿孔会直接影响儿童听力。

  中耳炎 由于耳咽管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幼儿在伤风感冒、以平仰位置吸吮乳汁或恶心、呕吐时,常常会引起中耳腔的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当中耳腔内脓液不断增多时,孩子会因耳痛加剧而大哭,中耳腔内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如果不及时就医或治疗不彻底,会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鼓膜不断遭到破坏,穿孔越来越大,对听力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药物中毒 孩子患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时,如医生盲目给孩子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会导致少数过敏体质的孩子内耳听觉器官中毒,听力明显下降,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孩子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据统计,因使用这类药物引起的耳聋占药物性耳聋的97%。因而,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耳毒性药物。

  外伤 耳外伤原因包括:孩子淘气时,有些父母盛怒之下,不分清红皂白给孩子几个巴掌;喜庆佳节,燃放的鞭炮突然在孩子耳边爆炸,巨大气浪直冲耳道内鼓膜;游泳时,孩子一侧耳朵先撞击水面;以上外伤都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直接造成听力减退

  噪音 有些孩子在收看电视或收听音乐时,往往喜欢把音量开得很大;有的孩子还喜欢听立体声音乐,戴上耳机一听就是几个小时,无论在行走或做功课时都不愿取下。殊不知,长时间接触高分贝的噪音,会对内耳听觉器官的神经末梢造成不良刺激,对听力的损害也很大。

  耳周病变 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有时也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02-19 08:20:00浏览8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运动做家务能预防失智的发生吗
新的研究表明,保持身心活跃可能降低日后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这项研究发表在《神经学》杂志上,该杂志是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官方期刊。研究人员分析了十年来参与者的自我报告行为,发现频繁的身体活动(如运动)、家务劳动和琐事,以及探望家人和朋友等习惯,都会降低患多种失智症的风险,比如俗称老年痴呆的阿尔茨海默病。到目前为止,治疗失智症的方法仍然有限。因此,了解一些简单的改变,比如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否能成为预防失智症的有效干预措施非常重要。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表示:“通过更多地进行健康的身心活动,人们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无论他们遗传了多少易感基因。”尽管关于失智风险和治疗还有很多问题,但专家们对这项研究、大脑功能与身心活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最好地采取这些生活方式改变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有不同看法。【与较低失智风险相关的特定活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这是一个大型生物医学数据库,包含超过五十万英国居民的健康和遗传信息。共有501,376名没有失智症的参与者参与,平均年龄为56岁。在招募开始时,参与者报告了自己的身心活动水平,包括与家务有关的活动、社交时间以及使用电子设备的频率。在大约11年的随访期间,有5,185名患者被诊断出患有失智症。据研究人员称,参与者的身心活动水平与失智症风险有关。那些坚持日常活动的人受益最多。经常锻炼的人患失智症的风险降低了35%,而定期做家务和经常与家人朋友见面分别降低了21%和15%的失智风险。研究人员还考虑了失智症的遗传风险因素以及家族史,并发现较好的生活方式仍然有益于失智症的预防。研究者表示:“我们在对不同疾病易感性亚组参与者进行单独分析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我们发现身心活动在减少失智症方面具有普遍的重要性。”【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大脑健康与生活方式选择之间存在关联】虽然这项新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生活方式选择与大脑健康之间的关系,但身心活动影响认知并非新鲜事物。2015年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芬兰老年人干预研究以防止认知障碍和残疾(FINGER研究)发现,健康饮食、锻炼、思维刺激和心血管健康都可以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另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美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降低失智风险保护大脑健康研究(USPOINTER)试图也达到类似目标。至于为什么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有助于降低失智风险,研究人员尚未完全理解这种联系。有些人认为保持活跃可能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这同样适用于脑部健康。至于智力刺激、社交互动,可能意味着更强的大脑细胞连接,这可能有助于防止认知衰退。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由于这项研究只显示了身心活动与失智风险之间的关联,而非因果关系,所以研究结果也可能只是表明更健康的人更能从事这些活动。【如何在日程安排中加入更多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活动】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具有广泛的影响,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规律性活动获益。但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是偶尔进行的活动。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建议随着年龄增长尝试以下活动,这些活动也可以增强大脑健康:●养成定期园艺、骑自行车或散步的习惯。●尝试瑜伽或写日记来管理压力。●参加新课程或学习新事物。●定期接受体检。尽管面临挑战,但在没有治疗失智症方法的情况下,为了预防认知减退而采取的生活方式改变目前是医疗专业人士所能提供的最佳方案。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肌瘤最怕三个运动,子宫肌瘤吃什么
对子宫肌瘤最怕的三个运动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通常不存在绝对禁忌的运动,但确实有一些运动可能不适合子宫肌瘤患者,包括高强度腹部压力训练、剧烈跳跃运动、极端体位运动等。子宫肌瘤患者通常可以适量食用蔬菜类、水果类、五谷杂粮类食物。一、应避免的运动:1、高强度腹部压力训练: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这类运动会增加腹压,导致子宫肌瘤受到挤压,长期进行可能会加重肌瘤的压迫症状,如下腹部疼痛和尿频。腹压增加还可能引起子宫肌瘤移位,增加手术难度。因此,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腹部力量训练时,应谨慎选择动作,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剧烈跳跃运动:如跳绳、篮球等。这类运动会对盆底肌肉和子宫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增加子宫肌瘤的移动和扭转风险,可能会导致急性疼痛、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需要紧急手术。3、极端体位运动:如倒立、瑜伽中的某些高难度动作等。这类运动会改变盆腔内的压力分布,对子宫肌瘤产生不利影响。长期进行可能会加重肌瘤的压迫症状,并可能引起子宫肌瘤移位。二、饮食:1、蔬菜类:子宫肌瘤患者可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南瓜、冬瓜、黄瓜等。这些蔬菜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其中的膳食纤维还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因便秘导致的腹压增加对子宫的影响。2、水果类: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猕猴桃等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钾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益。3、五谷杂粮类:玉米、燕麦、糙米、荞麦等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可提供能量,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稳定有一定帮助。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适度的运动习惯,并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同时,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运动和饮食情况,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运动吃什么坚果好一点
如果你热爱运动或者是个健身爱好者,肯定会想了解哪些天然食物有助于身体健康或提升运动表现。其中,坚果就是对健康有益的食物之一。不少人推荐在运动前后吃坚果来补充热量,那么坚果到底有哪些好处呢?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呢?下面带您一起了解坚果对运动人群的帮助。【坚果对运动的2大帮助】一、坚果有益心血管健康这可能是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吃坚果的好处!无论是否有运动习惯,每个人都需要维持心血管健康。研究发现,坚果内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以下简称LDL,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如果血液中含有过多的LDL,它会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斑块堆积在血管壁,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马拉松爱好者来说,长时间的跑动会对心脏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多吃坚果不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血管状态,还有助于减少运动过程中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等突发性心脏疾病的几率。 二、减轻炎症反应研究发现,血液中的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以下简称CRP)的升高,可能是导致老年人肌肉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其机制在于CRP会干扰肌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影响肌肉生长。坚果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中,包含Omega-3脂肪酸,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鱼油的主要成分,其中所含的DHA与EPA,不仅有助于抑制人体炎症反应,还能降低CRP水平。不仅如此,坚果含有的维生素E也有助于增强细胞保护力。例如,重量训练是通过破坏肌肉细胞,让新生肌肉变得更加强韧,而破坏肌肉细胞与炎症反应有关。在细胞破坏与新生的代谢循环中,维生素E的抗发炎效果,有助于减缓运动酸痛并加快恢复速度。【运动人群的坚果吃法】根据运动种类的不同,坚果的食用时机也有所差异。比如经常进行重量训练的人群比较需要瞬间的爆发力,在运动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适合吃一些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此时吃坚果帮助不大。由于坚果有助于延缓消化,可以缓慢但持久地供给能量,所以跑步或马拉松人群更适合在运动前吃坚果。运动人群在挑选坚果时,推荐选择杏仁、核桃和南瓜子这三种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坚果。【健身人群坚果食谱】坚果虽然有益健康,但也富含油脂,不宜过量摄取。有人可能会疑惑,如果一天只能吃有限数量的坚果,可能连当作点心都不够?当然,对于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每天所需的热量较多,所以,建议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对于想通过健身增加肌肉量的人群来说,蛋白质的摄取尤为重要。因此,除了吃坚果之外,也可以搭配乳清蛋白来补充蛋白质并增加饱腹感。值得一提的是,传言在运动后30分钟摄取蛋白质,才能最大化肌肉成长效益,但研究发现,其实并没有显著影响。如果能满足每日的总蛋白质需求量,在运动后尽快找时间补充蛋白质,即使没有在30分钟内马上补充,也不会让训练白费。如果你喜欢简单的饮食方式,在运动前后除了吃坚果外,也可以搭配一些碳水化合物,如地瓜、香蕉,来迅速补充和恢复体力。或者如果你想额外补充蛋白质,也可以搭配水煮蛋、酸奶或豆浆一起食用。除了当作点心,你也可以将坚果加入正餐中,比如把坚果拌入准备好的健身沙拉里。此外,喜欢甜食的人也可以尝试把坚果打碎做成坚果松饼,但最好避免搭配糖浆食用,以免摄入过多糖分。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健身后失眠的原因
小张是一名健身爱好者,为了增强体质和塑造身材,他坚持每天晚上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睡眠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原本沾床就睡的他,现在即使在疲惫的健身后,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常常要辗转反侧一两个小时才能勉强进入梦乡。小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前往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详细的询问和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因素,初步判断他的失眠与过度健身以及不合理的健身时间安排有关。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大约有10%-15%的健身人群在进行健身活动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其中失眠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在我国,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因健身引发的睡眠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健身与睡眠的正常关系】在正常情况下,适度健身对睡眠有着诸多积极影响。当我们进行适度的健身运动时,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使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代谢状态。同时,健身还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够让我们产生愉悦感,缓解日常生活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然而,当健身的方式方法出现问题时,这种良好的关系就可能被打破,进而导致失眠。【健身后失眠原因分析】01运动时间不当临近睡眠时间进行高强度健身是导致失眠的一个常见原因。我们的身体有着自己的生物钟和睡眠节律,在临近睡觉的时候,身体会逐渐进入放松状态,为睡眠做好准备。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同时体温也会升高。这种身体的兴奋状态和较高的体温,会打乱我们正常的睡眠节律。02运动强度过大高强度运动后,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的作用是让我们的身体能够应对高强度的运动挑战,使我们的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然而,运动结束后,这些激素并不会立刻消失,它们会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让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难以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会感觉思绪活跃,难以入睡。03心理因素有些健身者过度关注健身效果,总是担心自己的训练不够到位,或者对自己的身材变化不满意,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会在健身后持续存在,影响睡眠。另外,健身带来的成就感也可能使大脑持续兴奋。当我们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训练,或者突破了自己的某个健身目标时,会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这种兴奋感可能会让我们在晚上难以入睡。04个体差异不同人的身体素质、生物钟、睡眠敏感度等都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不同人对健身的反应不同。有些人的身体对运动的刺激更为敏感,即使是适度的运动,也可能会使他们在健身后难以入睡。【应对健身后失眠的方法】01调整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运动强度是解决健身后失眠问题的关键。①首先,要避免在睡前3-4小时进行高强度运动。可以将运动时间安排在白天或者黄昏,这样在睡前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平静。②其次,要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不要一开始就进行过于高强度的训练,而是要逐渐适应,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对于刚开始健身的人,可以从每周2-3次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开始,如慢跑、快走等,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频率。02饮食调整健身后的饮食选择对睡眠也有很大影响。①推荐在健身后摄入一些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色氨酸是一种能够帮助身体合成褪黑素的氨基酸,而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的激素。牛奶、香蕉等食物中就富含色氨酸,可以在健身后适量食用。②同时,要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含有咖啡因和大量糖分的食物或饮料。在健身后,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给肠胃造成负担,影响睡眠。03心理调节缓解健身焦虑、放松身心对于改善睡眠也非常重要。①可以尝试一些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在健身后,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或者躺下来,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慢慢地吸气,再慢慢地呼气,排除杂念,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②还可以在健身后泡个热水澡,同时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自己在放松的氛围中逐渐平静下来,为睡眠做好准备。04睡眠环境优化可以根据自己的睡眠习惯,调整睡眠环境,包括温度、明暗程度、安静程度等。还可以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让身体在睡眠时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撑和放松。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