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理科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举报/反馈
2009-01-19 08:03:0039健康网社区

  当今,由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不一、研究视角不同,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也就有了不同的解说。肖川教授通过长期的研究,认为生命教育具有以下三个层次--

  一、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首要的意义在于:对人的尊重,必须落在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的尊重。一切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而换取的所谓"大业",所谓"圆满",不管它冠以何种美妙的名字,其正当性都是值得怀疑的。一切以"虚幻的共同体"的名义,对于人作出牺牲的要求都是缺乏其存在的合理性的。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肖川认为,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如果只关注考试得好不好,就无异于画地为牢、削足适履,由此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鼠目寸光、兴趣狭窄、内心贫乏、对人类苦难和外部世界报以冷漠的人。

  肖川认为,学生生命质量的高下与尊重其需求休戚相关。学生有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等。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生命个体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肖川同时非常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因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教学并不是直接关注学生的,甚至包括学生在内都是围绕着教材等教育中介转圈。生命教育则要求教育更直接地作用于"生命",要求教师和学生将着眼点从生命之外的"物"转回到孳生的生命存在、生命成长;而不是仅将希望寄予外界的各种虚幻和诱惑。因而,生命教育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再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关爱生命,呵护生命之花的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

  肖川认为,教育过程具有怎样的性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过程,学生的人格品质也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学校生活本身是令人压抑的、枯燥无味的、充满了对人的不信任和不尊重的,那么,即使目标再好,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也正因为教育过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学生的实际发展,优质教育一定建基于师生的善好生活。

  肖川认为,作为生命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在生命的根基上确定起人的内在的不可让度的尊严,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因此,它理应充分体现人的生命活力美,使人生美好而高尚,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使人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生命之花灿烂开放,生命之火熠熠燃烧,生命之水欢畅奔流,从而使自己的生命世界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拥有一个无比美好的人生。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