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面对新生儿黄疸,你也这样坑过娃吗?

  很多待孕妈妈都想着冬天把小宝宝生出来,因为炎炎夏日里生产、带娃都太辛苦。

  不过,冬天出生的宝宝最常面临的问题便是新生儿黄疸。

  冬天的太阳光照时间明显缩短,而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能使宝宝体内的胆红素值有所下降。其中,新生儿轻度黄疸可通过积极晒太阳来减轻黄疸症状,但晒太阳时一定要记得保护眼睛和生殖器。同时,晒太阳还可以补充维生素D,降低新生儿低钙的发生率。

  

面对新生儿黄疸,你也这样坑过娃吗?

  面对新生儿黄疸,笔者大致遇见过三类家长:

  1 初出牛犊不怕虎型(坑娃型)

  一般来说,这类新手爸妈没有太多自己的立场观点,大多时候都听信家人朋友的“老话”,甚至停留于自己认识的片面信息里。他们大多觉得新生儿黄疸不是什么大问题,医生就爱吓唬人……

  所以,无论医生给他们讲多少遍新生儿黄疸的危害,甚至签七八次病情告知风险,他们都不以为然。总觉得医生就是为了提高住院率,才使劲跟他们说宝宝需要抽血检查,可能需要转到新生儿科照蓝光,甚至需要使用血制品或者换血治疗。

  新生儿科医生告诉他们:

  新生儿的情况需转到新生儿科进行照蓝光治疗。

  照蓝光之后,黄疸消退得不明显的话,需要继续照蓝光。

  因为新生儿期黄疸仍会波动较大,黄疸的病情可能会加重,也可能会反反复复,甚至引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等……

  可不管医生怎么苦口婆心,依然劝不动这类家长,不等自家娃像小黄人一样通体发黄,他们是不会想着上医院治疗的,甚至到了医院还反过来责怪医生当时没有明确告知风险。

  遇上这类坑娃型的家长,宝宝们要么黄疸已经到了需要照蓝光的地步,要么需要蓝光+使用血制品。而这都还算幸运的,笔者在临床中还偶尔遇到过几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非常令人痛心!

  注: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大量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基底核等组织,引起急性胆红素脑病。

  它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吸吮差、激惹、角弓反张,甚至发热、尖叫、惊厥等。有些孩子会因此出现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等后遗症,这被称为核黄疸。

  最令人难过的,莫过于还有一小部分家长,无论医生如何劝阻,都执意带娃出院,最终因胆红素脑病导致新生儿死亡。

  2 中规中矩型(回心转意型)

  这类家长一开始会有自己的见解,觉得别人的宝宝黄疸值12mg/dl不治疗也可以,为什么自己的11mg/dl就需要抽血检查了呢?偏不听医生的。直到娃的时龄27小时,黄疸值升到了19mg/dl才开始着急。

  其实,这类家长不了解的是,新生儿的黄疸值主要跟时龄有关,不仅仅只看数值。

  不过一般刚开始的时候,医生给他们讲宝宝的病情,他们都听不进去,直到吃了大亏,发现宝宝黄疸升的特别快,才开始回想自己是不是先入为主了。也才会慢慢听进去医生的建议,叫医生赶紧处理,该住院就住院,需要用血制品就用,乖乖治疗,都听医生的。

  但他们偶尔又会想提前出院,因为觉得宝宝皮肤不黄了,没什么问题了。其实这又错了!

  虽然宝宝外面的皮肤看起来不黄了,却不代表血里胆红素值已经正常。因为照蓝光后,先是最外层的皮肤退黄,然后血里的胆红素才会慢慢地退下去。所以照蓝光的黄疸宝宝,出院标准主要还是看血里胆红素的值,而不仅仅看肤色。

  这类家长一般不会吃太大的亏,但由于一开始的固执也会害宝宝吃到苦头。

  比如本来只需要吃点退黄药就可以了,但由于家长一开始不同意治疗,导致宝宝需要住院照蓝光。

  又比如宝宝出生时有黄疸的情况,家长没第一时间听医生的话,定时到新生儿科复查黄疸。一直拖,直到宝宝血里的黄疸值达到了312umol/L,才开始治疗。但这时宝宝很可能就需要使用血制品退黄了。而血制品毕竟是人血里提取出来的,风险肯定是有的,也就增加了宝宝被感染的风险。不过为了治疗,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需要用的。

  3 小绵羊型(“亲妈”型)

  这类家长,平时自己会主动去了解一些关于宝宝的知识;每天护士测黄疸时都会询问宝宝的黄疸值;刚看到宝宝“眼白”的地方有点黄,就会在查房的时候抓着医生询问宝宝是不是黄疸、需不需要处理。

  有时宝宝的黄疸可以选择吃药,或者选择照蓝光治疗,他们都会选择照蓝光治疗。因为他们听到黄疸可能会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影响,会非常的担心。

  医生交代的关于新生儿的注意事项,他们都会认真记下来,生怕第一次为人父母,有哪里做的不好,非常尽职尽责。

  不过,这类家长也需要适度放松,不能每天都紧绷着神经,不然也会影响到小宝宝的情绪的。

  希望坑娃型的父母,不要等到娃出现了核黄疸的迹象,再来后悔。

  希望回心转意型的父母能果断行事,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希望“亲妈”型的家长适当放松自己的神经,毕竟现在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也非常高,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娃。

  愿没有核黄疸的出现,让我们从黄疸的早期开始积极应对!

2019-12-25 00:00:01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人怀孕3个月还能打掉孩子吗
女人怀孕3个月通常是可以打掉孩子的,但相比早期流产,此时操作更为复杂,风险也相应增加。怀孕3个月时,胎儿已经初具人形,骨骼开始发育,胎盘也已形成。此时若要终止妊娠,通常不能直接采用孕早期简单的负压吸引术。一般需采用钳刮术,这种手术难度较大,因为需要用卵圆钳将胎儿及胎盘组织夹出。由于胎儿较大且骨骼较硬,在夹取过程中,容易对子宫壁造成较大损伤,引发子宫穿孔的风险增加。子宫穿孔可能导致腹腔内出血,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危及女性生命健康。另外,怀孕3个月时,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子宫肌层相对较薄。在进行流产手术时,子宫收缩能力相对早期妊娠有所变化,这可能导致术中出血较多。而且,因子宫结构改变,手术视野相对不清晰,操作难度增加,可能出现组织残留的情况。一旦有胚胎或胎盘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易引发术后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疾病,进而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甚至可能造成日后不孕。若因特殊原因决定在怀孕3个月时打掉孩子,建议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院。术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如超声检查明确胎儿大小及位置、血常规了解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手术风险并制定合适方案。手术多采用钳刮术,术后要严格遵医嘱护理,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同时,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若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帮助减少出血,促进子宫恢复。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49岁的女人夫妻生活还会怀孕吗
49岁的女性进行夫妻生活后,若卵巢仍有排卵功能,且子宫环境适宜,仍有怀孕可能;然而,若49岁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停止,怀孕的几率则微乎其微。少数49岁女性,卵巢功能尚未完全衰竭,仍能偶尔排卵。月经虽可能不规律,但只要有排卵,且输卵管通畅,能让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同时子宫的内膜厚度适中,血运良好,就可为受精卵着床提供必要条件,那么在夫妻生活后就存在怀孕的可能性。不过,这种情况在该年龄段较为罕见。绝大多数49岁女性卵巢功能已显著衰退。卵巢内卵泡数量稀少,卵子质量也严重下降,排卵变得极为困难甚至停止。随着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大幅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受精卵着床。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可能存在各种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干扰受孕过程,影响受精卵的运输和着床,使得怀孕几率降至极低。同时,49岁女性身体整体机能下降,即使侥幸怀孕,孕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极高,如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会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49岁女性若没有生育需求,在夫妻生活中仍需做好避孕措施,可选择避孕套等安全有效的方式,既能避孕又能预防性传播疾病。若有怀孕意愿,先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输卵管通畅检查等,评估身体受孕条件。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一般女人怀孕后多久开始不来月经
一般情况下,女性怀孕后在受精卵着床成功后月经便会停止。通常在最后一次月经后6-7天左右受精卵开始着床,而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因此多数女性在怀孕后约1个月左右会停止月经。从生理机制来看,怀孕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卵巢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增厚,为胚胎着床和发育提供条件。此时子宫内膜不再脱落,月经也就停止。但如果受精卵着床不稳定或卵巢分泌的孕激素水平较低,可能导致少量子宫内膜脱落,出现类似月经的出血。这种情况一般出血量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会影响妊娠的继续。影响月经停止时间的因素还包括个体差异和胚胎发育情况。不同女性的月经周期和激素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女性可能在怀孕早期仍会有少量出血,而有些女性则会完全停止月经。此外,如果胚胎发育异常,如先兆流产或宫外孕等,也可能导致阴道出血。先兆流产通常伴随腹痛和持续性出血,而宫外孕则可能引发剧烈腹痛和晕厥,需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月经停止后怀疑怀孕的女性,建议在月经推迟7-10天后使用早孕试纸或到医院进行血HCG检测,以确认是否怀孕。若确定怀孕,应定期进行产检。怀孕早期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孕妇需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瘦肉、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或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肠胃不适。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22岁的女人容易怀孕吗
22岁的女性通常处于生育能力的黄金时期,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怀孕的。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身体各方面机能较为良好,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且功能旺盛,可为受孕创造有利条件。从生理角度看,22岁时女性的卵巢功能处于高峰状态。卵巢中卵子数量充足且质量较高,卵子的活力强,染色体异常的概率相对较低,这大大增加了受孕成功的可能性。同时,此时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适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调节下,能为受精卵着床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22岁女性的身体素质整体较好,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恢复能力强,即使怀孕,孕期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低,更能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内环境,保障妊娠过程顺利进行。尽管22岁有生理优势,但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会干扰受孕。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过度节食、吸烟酗酒等,会扰乱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分泌,进而影响卵巢排卵功能,降低受孕几率。一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卵巢内形成多个小囊肿,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输卵管堵塞则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即便卵子质量好,也难以受孕。此外,精神压力过大同样对受孕不利,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功能,抑制排卵。22岁计划怀孕的女性,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蔬果等。避免吸烟、饮酒及接触有害物质。备孕前3-6个月,夫妻双方到医院进行全面孕前检查,排查有无影响受孕的疾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