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意外危险因素时很微小

  既往学者认为,意外伤害是意料不到的事件,没有一定的形式或可预见性,因而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普遍认为,意外伤害虽然是突发事件,但存在内部的发展规律。意外伤害是受伤者-动因-环境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可更好地提出伤害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意外伤害个案的发生与儿童心理、生理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因为其自控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张、喜欢冒险等特点,可能无法判断到一些潜在的危险,在遇到危险时也不能像成年人那样从容自若。而家长的疏忽大意、缺乏安全教育、急救系统不健全、居室布局或物品放置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受伤或死亡。主要有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

  1.个人因素

  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个性特征、外显行为、生理因素等与儿童伤害的发生有关。

  (1)年龄 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范围与活动能力、生活经验、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与伤害的发生及特点有关,研究这些生理、心理成熟水平和社会认知的特点,可发现伤害的高危人群。刚刚学会走路的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增加了与危险物品的机会;幼儿不能理解趴在窗台上的危险,也不知到药物和家中养的花草不能吃;刚学会骑车的儿童缺乏应急的技能。临床资料表明,因跌伤而致住院或死亡的儿童,多为10岁以下儿童;溺水以5岁以下儿童及15~19岁的青少年最多;5~15岁儿童道路交通事故多见,尤其在骑自行车而少年中更多。

  (2)性别 多数伤害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在家庭中,电击伤、烫伤、跌伤,男童多于女童;在幼儿园和学校男童伤害的发生率亦高于女童。伤害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男童活动频率高、范围广、生性好动以及主动探索的行为特征有关,而不是性别间的发育差异、协调方面的差异或肌肉力量的差异引起的。例如,男童与自行车相关的伤害发生率较高,这与男童使用自行车的频率较高或使用的时间较长有关。

  (3)个性和行为特征 一些儿童某些心理与行为特征可能与另外一些儿童有本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与伤害的再发倾向相关联。多动、注意集中与分配障碍、行为冲动、情绪不稳定等心理行为特征在伤害多发儿童中常见。

  (4)生理因素 有研究显示,左利手的儿童伤害发生率是右利手儿童的2倍。一种解释是,儿童日常用品如剪刀是为右利手者设计的。左利手儿童操作不便是伤害的诱因;另一种解释是,左利手儿童本身存在神经心理方面的缺陷。同时。由于社会的偏见,左利手与右利手儿童之间的冲突机率增加。视力与听力障碍、运动障碍及癫痫儿童,伤害发生率也增加。

  2.家庭因素

  保护儿童免受伤害,有赖于成人的行动和态度。家庭完整性和稳定性、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家庭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措施等,都影响到儿童的安全保障,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关爱和忽视等。

  (1)家庭防范措施 预防儿童伤害首先在家庭中要付诸于行动。睡床、窗台加防护栏可预防儿童坠落;电插头封闭可预防儿童触电;药品、热水瓶、剪刀、缝衣针等放置不当,易导致中毒、烫伤、切割伤、刺伤等。

  (2)家庭安全教育 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伤害预防的态度,影响到父母对子女经常性安全教育。父母文化程度低、贫困以及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直接关系到儿童家对安全教育的及时性和经常性。

  (3)家庭类型 单亲家庭是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社会危险因素,可能归于单亲家庭经济和社会资源差,对儿童疏于看护等。

  3.社会因素

  儿童公共设施以及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安全,需要从设计到建造各个环节加强预防性监督;法律可约束儿童骑自行车年龄;加强媒体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儿童正确理解电视、电影和图书中的"英雄人物"的冒险行为;医疗保健条件如急救、急诊系统的完善可减少伤害的严重性。

(实习编辑:黄秀杰)

2009-01-19 08:19:00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血管意外包括哪些具体疾病
脑血管意外一般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 1、脑出血 脑出血通常指非外伤原因导致的脑组织出血,通常表现为口眼歪斜、肢体瘫痪、言语不利,严重者出现昏迷。脑出血发病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治疗,控制血肿扩大。如果有凝血功能障碍,可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如鱼精蛋白、维生素K1。严重脑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2、脑梗死 脑梗死一般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坏死,患者可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可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不利、头痛、头晕等症状。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溶栓、介入等治疗。溶栓治疗可遵医嘱选择链激酶、尿激酶。抗凝剂可遵医嘱使用肝素、双香豆素,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血管成形和支架术等。 3、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症通常是指大脑动脉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造成的粥样硬化,典型症状通常为头痛、头晕、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睡眠障碍等。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吡拉西坦、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维生素E、银杏叶片等药物治疗。引起严重脑血管狭窄者,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另外,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也属于脑血管意外,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此外,预防脑血管意外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并控制基础病。
汤栩文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剖腹产五个月意外怀孕宝宝可以要吗
剖腹产一般是指剖宫产,剖宫产五个月后发现意外怀孕,一般来说,需要谨慎考虑是否可以继续妊娠。若情况较为有利且采取积极措施,有可能可以继续妊娠,但如果患者情况不佳,则不建议继续妊娠。1.情况较有利:如果产妇身体恢复良好,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非常理想,经过专业医生详细评估后认为风险相对较低,且产妇有强烈的继续妊娠意愿并能严格配合医生的监测和管理,那么该情况下有可能可以继续妊娠。这种情况下,产妇需要密切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切口情况、监测胎儿发育等,同时严格控制体重增长,避免给子宫带来过大压力。2.情况不佳: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存在明显的薄弱区域,或者产妇身体整体状况不适合再次妊娠时,继续妊娠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则不建议继续妊娠,应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终止妊娠,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议产妇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保障母婴安全。同时要尽快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个性化的建议。产妇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决策和治疗。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如腹痛、阴道出血等,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指的是发病几个月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六个月内。脑血管意外是指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梗死等。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伴有肢体瘫痪、感觉异常、失语、癫痫等症状。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但可能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失语、癫痫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一般是指发病后的六个月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症状。如果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等。如果出现头晕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盐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鸡蛋、牛奶、排骨汤、苹果、橙子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果出现肢体麻木、头晕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